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70 (第3/3页)
事顺着他,将他乖戾脾性打磨得更甚;反倒是萧骏驰,常常劝他精学苦读,莫要沉迷享乐。只是彼时,他被那“摄政”之名蒙蔽双眼,又年岁尚轻,只是一心听从萧飞骕之言,只想扳倒萧骏驰。未料到,他竟是自始至终都疑恨错了人。如今他病弱之身,缠绵病榻,又不能生育,形如废人。倒不如真将皇位交了出去——若是将这帝位交给三叔,想必父皇也是愿意的罢?只是,他心底仍有些残余的、不知是谁的渺茫恨意。他招了招手,对内侍道:“叫太史来。”太延城内暴动稍歇,满城皆是狼藉。负责撰录青简的太史得召,提心吊带地驱着马车,穿过满是巡逻兵卫的西城,入了宫,又到了含章殿。“太史,若要你来记这安平七年的谋逆之事,如何书之?”太史望着珠帘后那隐约的帝王身形,战战兢兢道:“臣须有笔墨纸张,才可下笔。”“来人,奉四宝。”萧武川咳了咳,道。有了纸墨笔砚,白发苍苍的太史撩了袖袍,提起笔来。虽沾了墨,却迟迟不下笔,只在心底盘算着事儿。身为太史,便当明载君王一言一行;若是为了活命,便肆意修注谋改,则不配为太史。如果今日他得罪了这帝王,命丧于此,也不知家中那几个孩子可会顶替上来,继续明书撰录?“安平七年,毫州王率祆教余部叛乱……”老太史落了第一笔,口中道。“且慢,”萧武川制止他,道,“朕要你,只字不提毫州王。只书‘祆教叛乱’,不写萧飞骕如何作为。朕怕后世予他一个神雄枭猛之号,因而只想要他消匿无踪,滴水不留。”——诚然,他心本稚,只能做出这般幼稚之事来。萧飞骕意欲登上帝位,成就千古佳名;那他便要史官再也不提这毫州王,要萧飞骕于青史之中再寻不到踪影;更要后世之人提起萧飞骕时,只得茫而询声,问“此为何人?”这便是他现下唯一的报复了。作者有话要说: 萧飞骕对萧骏驰道:如今四地教众皆起,不为旁事,只为除掉你这为非作歹、为所欲为之奸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