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12 (第1/3页)
两个严重的后果:第一,宗恪一看见芙蓉糕就想吐。第二,宗恪变成了一个话痨。第一百七十三章姜啸之早上醒过来的时候,听见隔壁游麟的电脑在播放音乐。确切地说,那不是音乐,是戏曲,不知道他在听什么在线的音乐电台,唱的却是苏州评弹。姜啸之凝神听了一会儿,思绪渐渐飞远。那边世界也有戏剧,调子和这边的昆曲很相似,因为是从南方青州起源的,所以又称为“青曲”。几百年间,慢慢从南方往北方发展,到了褚州京师华胤,就成了百姓的热爱。后来景安帝和他父亲两代君王,大力扶植“青曲”,这种戏曲就有了“国剧”的地位。姜啸之年幼时,家里也有戏班子,父母都爱听青曲,尤其是母亲,姜啸之的母亲祖籍就是青州,所以他幼年,就是在这种依依呀呀的调子里成长起来的。后来十几岁上,去了舜天,姜啸之就听不见这调子了,狄人尚武,性情豪放粗犷,生活方式和齐人有很大区别,他们学齐人的治国典籍,学齐人的兵书策略,但是狄人对艺术类的东西好像天生就不开窍。再后来,延世祖迁都华胤,齐文化逐渐影响到狄人的上层贵族,对青曲,听的人不少,但是真正着迷有研究的,除了蔡烺这种“文艺”怪人之外,仍旧没多少。那两年,蔡烺在卫所里呆着,因为得罪哥哥安平侯而被收监。他好长时间听不着青曲,就央求姜啸之给他找个唱戏的来,说,不吃不喝可以,不能不听戏,“没戏听,毋宁死”。姜啸之深知蔡烺身份重要,有太后护着,这种人不好得罪,没奈何,他只得让手下人去著名的戏班,寻了个名角,请人家到卫所里来,带着琴童,给关押着的蔡烺唱了一出戏。那出戏,姜啸之也在旁边听,他是从小被熏陶出来的,懂行,那名角唱得精妙之处,他暗自击节赞叹,唱得不够火候的,他就不禁微微皱眉,却没想到这些细节都落在了蔡烺眼中,从此蔡烺就知道了,原来这位看上去五大三粗的锦衣卫都指挥使,也懂青曲。姜啸之平日里,尽量不在外人面前流露自己对青曲的兴趣,这不仅仅是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对他而言,这吴侬软语的调子,更多是和家破人亡联系在一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