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14 (第2/3页)
br>丑姑就仔细和他了解了一下,北地的自然环境,感觉和和现代的大东北差不多。现代的大东北确实是产粮重区,小麦水稻,大豆和高粱的出产都高,而且品质都好。可惜的是,这个时代的农业种植技术十分不给力,完全是浪费了这大好的土地。丑姑搅尽脑汁也想不出,还有什么可以拿过去种,又格外好生长的物种,她本也不是搞农业的,北方更是去都没去过呢。最后,她只能建议:“那就多种南瓜和大豆,把南瓜晒干了,留下来冬天时煮粥吃。大豆的用途就更广了。”南瓜这玩意儿基本不需要人管理,就能长的极好。田间地头随便种几棵,就能长满一整片,结很多的南瓜。就是南瓜籽也是能吃的,一点儿也不浪费呢。宁二想了想,点点头,说:“也对。那边人也种南瓜,但不过是种个三两棵,如果大规模种,每年晒个几千斤南瓜干出来,可不就相当于多了几千年粮食啊。大豆嘛,也可以多增加些。”丑姑点头,说:“我就是这个意思。”反正老百姓只要能搞饱肚子,才不会觉得吃南瓜比不上吃米面,而且南瓜还是甜的,煮的粥带有甜味,很得孩子与老人的欢喜。多种些南瓜,就可能节省不少粮食。最重要的是,南瓜又不象水稻小麦这些主粮一样,需要上缴给朝廷,是可以全部留下来自己家吃的,对常年吃不饱的贫民们来说,就多了很多口粮,不用再挨饿了。所以,他相信百姓们肯定愿意在荒地里多种些南瓜的。至于大豆,用处多多,炸油的也好,做豆腐也好,磨豆浆也行,也可以磨成粉与小麦高粱什么的掺在一起做馒头,煮糊糊吃,还可以晒制豆筋等等,怎么样吃都能充饥啊。“其实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给百姓多分几亩田,你不是说地多吗?”丑姑又说。多种总是能多收的,而且以她在姜吴村生活的经历来看,百姓拥有的田地很不足,基本没有人嫌自己家田多,种不完的,甚至有些人根本就没有田产。如果能让这些能种田的人都有田种,自然百姓的生活就好了,而且国库也充盈了。这可是一举几得的事情。宁二想了半天,才说:“确实很有地是荒的,没有人开。可是开荒也没那么容易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