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75 (第2/3页)
在当然不行了。等你们搞出二季水稻小麦什么的了,自然会多弄些人过来种地了。”老陈笑道。显然他早就打算在这里建立一个大型农业基地了。丑姑明白了他的意思,笑了笑没吭声,心里却在想现代的水稻都能种三季,分为早中晚稻,在这里弄个二季水稻应该难度不大。至于小麦嘛,本身就有春小麦和冬小麦之分。这地方暖和,估计只能种冬小麦了。高粱弄二季就更加容易了,毕竟在寒冷的老家,他们已经实验成功了。“这些人当中,应当有人会种水稻吧?”丑姑示意宁二问话。宁二肯定是不会的,丑姑也只有半吊子的理论基础,如果有经验丰富的人来当帮手,她就更有把握了。“有啊,有两个种过十年的水稻。”老陈说着,叫了两个人过来。两人都是三十出头的模样,是堂兄弟一个叫张老三,一个叫张老四。张老三说:“我们家那块儿都种水稻,我们家有五亩地,年年都种,我们打小就下地,育种插秧,收割打谷,样样都会。”“那就好,明年开春,到点儿你们就开始育种,水稻就交给你俩负责了。”丑姑大喜,她只要提前安排他们育好种就行了。“那明年要种多少?”老陈连忙问。丑姑冲宁二比了比手指,宁二连忙说:“三亩左右吧,你弄六亩的种回来。”“干嘛有六亩的种?”老陈不解的问。丑姑笑道:“剩下的当然是要做实验啦。”老陈本想再问的细一点,转头一想,反正到时候他自己能看到,就不提这个话题了。丑姑却没准备放过他,问:“我们可以写信,让你捎给我们的家人吧?”因为离开家也有小半年了,他们与家人分隔两地,音讯全无。他俩都很担心家人的安全,并且明儿和小弟两人又是小孩子,吴氏与孙婆婆虽然很照顾他们,但毕竟大家相处的时间也不长,又不是正经的亲人。宁二要比丑姑放心一点,毕竟宁老爷子是个见惯了风浪的人,带着他自己的亲骨肉一家人,自然能竭尽全力,反而不用宁二担心他照顾不力,他主要是担心,会有人对他们不利。“再等等吧,现在我也不知道他们在哪里啊?信要往哪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