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38 (第2/3页)
,城市是不会恢复正常的。杜浒突然开口:“这位公子,烦你看一下北边的情况。”这时他第一次主动跟赵孟清说话。奉书这才意识到他俩还没来得及互通姓名,连忙低声说:“他姓赵,是……”杜浒点点头,没有再问下去的意思。她也就知趣地住了口,心里知道他大约把赵孟清当做了自己的情郎。不知怎的,对他这种自作聪明的判断有些不满,也偏不愿开口解释。他爱这么想,就让他一直这么想好了。赵孟清仔细观察片刻,慢慢描述着他看到的情况。刚说两句,便让杜浒用手势制止,示意自己明白了:“官兵要和我们比耐心。”大都警巡院的官兵都是身经百战,知道眼下已经过了捉拿刺客的最佳时机,刺客多半已经找到藏身之处。但逃亡的嫌犯最是急于脱出重围,逃往城外和乡下。若是到了钱粮枯竭、无可支撑的时候,最容易头脑一热,做出亡命之举。而官兵人数众多,补给充足,有的是精力和敌人耗。因此只要把城门看守好,小心等待,不愁刺客不自己现身。天黑时又换了一波岗。奉书开始觉得渴了。伤口疼痛加上失血,让她的意志慢慢脆弱起来。她尽力使自己昏睡过去,却怎么也睡不着。等到天蒙蒙亮的时候,守在塔下的官兵开始打盹。可没等他们休息多久,便来了一拨精神抖擞的换岗队伍。她隐约听到赵孟清说:“这样不行,必须冲出去……”杜浒淡淡道:“冲出去,等着束手就擒吗?”赵孟清垂头看了看下面,摇了摇头。只要守兵还在,他们就永远无法悄悄溜下塔去。倘若杜浒不在场,凭着以前的经验和手段,他或许还会试着一搏;然而杜浒的谨慎似乎让他没那么有信心了。他哑着嗓子,小声问:“有人身上有水吗?”奉书把随身的酒囊解下来,摇了摇,里面还有一半的酒。赵孟清身上有一袋子炒米,几块腌肉,都拿了出来,小小地堆了一堆。杜浒看了看奉书的酒囊,皱眉道:“你也开始喝酒了?”“我……”本想理直气壮的说关你什么事,却在那一瞬间变成了小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