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24 (第2/3页)
>传旨官心说,被燕少城主修理一顿,竟然都知道客气了,可真不容易,燕少城主会调教人呀。跟燕少城主一行告辞之后,人家传旨官就知道怎么同王上回话了。反正这位内侍大人肯定会顶在他的前面的。秦地百姓这几日最高兴,听闻秦地被京都的王上下旨封为燕城少主的封地之后,他们终于能够塌下的种地开荒了,少城主的地盘,少城主说了算,三年的赋税他们都可以免了呢。再也不用逃荒去燕城了。但凡能够,但凡能活,谁愿意背井离乡去外面求生存呀。还有一些人高兴,那就是被送过来帮着燕少城主治理秦地的那些学子,他们适逢其会才能这么点本事就被燕少城主重用,往后就是少城主封地的官身了。这可真是天赐的机缘。秦地这边燕少城主过处,百姓顶礼膜拜,这情景让京都那边的传旨官都忍不住侧目,燕城,燕氏父子近年来,身上就跟有魔力一样。不成想在民间的声望如此之高。往日都是听闻,今日亲眼所见才算是真的明白这种震撼。燕城那边,燕城主也接到了儿子被册封,给封地的旨意。怎么说,这心情酸爽的很。他儿子准备了大军,不过一仗没打,就出点钱,出点粮食,就把偌大的秦地给归于囊下了。说出去有点传奇色彩。简直是难以置信。燕城主这么稳重的人都忍不住要去给祖宗上香了。这福运来了挡都挡不住,想到儿媳妇给儿子送过去药材,吃穿,用度什么的,燕城主嗓子眼有点干,受京都王上影响,还是觉得儿媳妇身上气运不寻常。燕城主高兴,官员们跟着高兴,谁能如他们少城主这般不费一兵一卒就把秦地给拿下呀。不高兴的就是那些没有让子弟权利参加科考的氏族,多好的机会呀,竟然生生的浪费掉了,要知道这次科考出来,但凡有名次的都到了秦地帮衬少城主呢,听说此刻都是官身了。正经八本的少城主治下官身。可惜没有后悔药吃呀。听闻这次科考,还没开考呢,报名的学子已经过万数了,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