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07 (第2/3页)
长队。“能亲眼见到恩人吃我这老婆子做的汤圆,这辈子真是活够了啊。”第一个排在沈守义面前的是个年过六旬的老妇人,见到沈守义之后,双眼立时就红了,脸上满是激动和感谢。“婶子您说的什么话,您的好日子才开始呢,一定要长命百岁才是。”闻言,沈守义温和一笑,握住老妇人的手宽慰了几句,就继续说道,“婶子,这送汤圆的人多,我就只吃半颗,剩下的您便带回去同家人一块吃。”“诶,好,老婆子明白,老婆子明白。”能亲眼见到沈守义吃汤圆,对那老妇人来说已是意外之喜,哪里还会有异议,只是欢喜的连连点头。随后,得到沈守义的示意,旁边两个丫鬟便一人端着托盘,一人拿着碗和筷子从老妇人的碗中夹了半颗汤圆,等用银针试过确认无毒,就端到了沈守义面前。沈守义伸手拿起勺子,就当着老妇人的面将那汤圆一口吃下,末了便微笑着说道,“这是咸的呢,婶子手艺真好,特别的香。”“恩人不嫌弃就好,不嫌弃就好。”见沈守义真的吃下了汤圆,那老妇人欢喜的眼泪都流下来了,再次对沈守义感谢几句,这才宝贝似的端着那碗剩下的汤圆,心满意足的离开了。见着沈守义如此平易近人,而且真的吃下了汤圆,后面那些百姓全都激动的谈论起来,不管是否排在很后面,各个都是满怀期待的踮起脚尖朝前面张望,没有一丝不耐。而对于银针试毒这一举动,百姓们无一人觉得介意,毕竟人这么多,谁也不晓得是否有不好怀好意的人混在里面,反而还有很多百姓会主动关切的提醒,让试毒试的仔细些,万不能让恩人出一丝的差错。这一场吃汤圆活动足足持续了一个多时辰。第一四三章参上一本只要是有来送汤圆的百姓,沈守义等人一个都没漏下,全都吃了半颗,即便到了后面已经发腻饱胀,并且汤圆也凉了,却依旧没有停下,微笑着吃下了百姓们的心意。而这场史无前例的与民同乐事件也被载入了漳州府志之中,成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一大美谈,自然,伯爵府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也是达到了顶峰,彻底无可撼动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