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_分卷阅读34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43 (第2/3页)



李治谨记阿耶的嘱咐,佛道之理,在教化百姓、影响民众思想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适当地扶植利用,引以为己用,但是也不可任其过于发展壮大,以免对皇权构成威胁,酿出祸患。

君主私下里可以有所偏好,但在政策上,绝对不能有所偏倚,不能改变儒道佛鼎立的局面。

总的来说,不论哪方教法,只要有利于朝政,都应当加以引导,大力扶持,严加管束,暗暗限制。

慈恩寺便是因此应运而生,它的象征意义,有时候远超其本身的佛寺之名。因此,世家公卿们常常造访慈恩寺,朝廷常在其中举行大型礼佛活动,进士们及第后相约游玩大雁塔,是学子们约定俗成的惯例。

慈恩寺备受瞩目,人来人往,李治不便在寺中祈愿求福,而云华寺藏于深山之中,只是一座不起眼的山野佛寺,在那里供养,最为妥当。

他没有想到有一天裴英娘会进寺参拜,她能熟练临摹他的笔迹,自然能一眼看出寺中的不一般。

裴英娘可以确定,云华寺是李治下令敕建的。

那天她心有所感,逛遍整座云华寺,不出意外的找到李治为怀孕中的武皇后祈福留下的手书,除了惯例的颂佛之语外,唯有母子均安几个字。

看年份,那应该是武皇后怀着李贤的时候。裴英娘听羊仙姿提起过,武皇后生李贤时有些不顺,生产时很吃力。

她还在寺中看到李治早年为多病的李弘,年幼的李令月所立的供养佛像。

寺中知客僧说,之前的碑记,已经很有些年头了。

一座座碑像看过去,仿佛依稀能看到李治从一个年轻忐忑的父亲,慢慢变成一个垂垂老矣、儿孙满堂的长者,儿女辈一个个长大,他祈福还愿的祷祝之词越来越多。

裴英娘不记得自己入宫之后什么时候生过病,又是什么时候好的。

从供养词来看,李治曾去寺中许愿,后来她的病好了,李治命人还愿供养佛身……想来应该是她十岁之前,还没去温泉宫,李治身体尚好的那段时期。

她眼中噙着酸楚的泪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