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30 (第2/3页)
。“筠仙,你这是为何?”“咱们哥俩说点私房话,要那么多人做什么。”郭嵩焘当年和曾国藩也是一同在岳麓书院读书,他们也是在那儿结成的挚友,虽说这二十多年,他的从仕之路远不如曾国藩那么顺利,但他性情豁达,不管当年不顺时,还是此时曾国藩困境时,他对曾国藩也一直如此。“所以,你也觉得我错了,跟李鸿章那小子一样,把所有人都赶走,省得让我没脸?”曾国藩何等的聪明,他能在道光年十年七迁,成为清流之首,并不是浪得虚名的。“去把嫂子和孩子们接回来吧?别急,听我说,你的治家之道,我是赞同的。我其实也这么教我的孩子们。你曾经妻贤子孝,这是何等的让人羡慕,几个女儿,哪一个不是贤良淑德,若是我有适龄之子,定要抢一个回来。但是,纪静这件事,我也不认同,当初我也劝过你,记得吗?袁老头知道他儿子不是东西,已经跟你说了,要退亲,你却偏不肯。说实话,当初我都生你的气。”郭嵩焘把一盏茶轻轻的放到了曾国藩的面前,他是老朋友了,别人说,也许曾国藩会愤怒,但郭嵩焘他们相识超过二十年了,他们彼此都十分了解对方。“但老袁死了,若他再迟死一年,我也许就退了。他可是临终跟我说退亲的,与其说是退亲,不如说是托孤,他只此一子,我能放下不管吗?”曾国藩抬眼看着老友。“所以我生完了气,还是跟你是朋友。但现在呢?跟你说了,纪静绑不住那畜生,你能做的都做了,哪怕不让他们和离,把女儿带回来,至少心情好点吧?跟纪泽说什么那是纪静的命,不许纪泽帮助纪静这又是为何?”曾国藩这回没话可说了,他记得那封信,那时纪泽在老家,写信给他,说纪静过得艰难,想请父亲同意,让纪静回老家休养一段时间。但是曾国藩写信严厉的拒绝了。别人问他,他可以说,‘他是不想做坏榜样,原本只是小两口吵架,让女儿回家就不能回头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