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08 (第3/3页)
“好,甚好,能得到这个结果,谢尚书于朝廷社稷有大功。若是桓翌最终放弃了做荆州王,而愿意录尚书事,留在建康,朕必将大大封赏谢尚书。”年轻的皇帝因为兴奋而让白皙的脸都泛红了。毕竟要是桓翌不兴兵,那他就赢得了时间,有了更多的时间准备,即便将来桓翌想作乱,他的反击的力量也会更强。这一点儿非常重要!老实说拿出录尚书事的权利给已经做了大将军的桓翌,皇帝当然是不愿意。但是他也明白,唯有拿这个诱饵出来,才有可能让桓翌动心。不然,真得很难说,桓翌骤然发难逼宫,建康的那十万禁军真得是他的对手吗?皇帝没有把握。而且更有可能的是,那些虚浮无能的高门士族见到桓翌兴兵发难,很有可能会妥协,到时候桓翌不但可以成为荆州王,说不定还会废掉他这个皇帝,立别的皇族子孙为帝。要真是那样的话,他的下场会很惨,除了死,再不可能有更好点儿的结局。反正在那些高门大族的眼里,无论曹姓皇族的那一个人做皇帝,他们都无所谓。所以,他不能不为自己考虑。一个录尚书事能继续换得自己坐在皇帝位子上,他觉得值。而且,他继续当皇帝,也不会说一点儿没有翻盘的机会。他下定决心,这就让在他父皇时被流放到偏远之地的他的那些堂兄们回到建康,他们回来了,再恢复他们的王爵,到时候就让他们去跟桓翌斗吧……桓翌在谢安离去后的当日就召集了他军中的司马陈广还有长子桓朗议事。陈广博学多才,已在桓翌军中跟随他多年,算是他的谋士兼心腹。而他的长子桓朗也是足智多谋,桓翌十分倚重。三人在桓翌的书房中坐定,桓翌就把今日谢庄到府里来说的那些话对两人说了,最后问两人:“你们怎么看?”陈广道:“谢尚书说得不错,当年王灵也是大将军,其势比起大将军有过之而无不及,且他还是拥立元帝的功臣,可最后意图兴兵取代文帝,却兵败全家被杀。如今大将军带领五万精兵到建康城外,不是也没有真向皇帝发难的意图吗?只是就这么同意了皇帝拿出录尚书事给大将军而放弃荆州王,让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