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64 (第2/3页)
看着,婶婆可不能坏了规矩。”只说起这话儿,饶是在秦家的小字辈们面前,袁婶子都不自觉地有两分自得的。她本就是个甘愿花费时间精力搂事儿的人,如今成了保婴堂的乳妪,手里头管着堂里四五十个的乳母保姆,还兼顾着一系列的大事小情,浑身的本事派上了用场,还能给街坊乡邻帮上忙,银钱月例的倒是小头了,只觉着还能再干十年的。五堂哥听着就笑了起来:“婶婆这是要以身作则吧,那这样的话,我们就不多留您了,先送了您去保婴堂吧!”“对对对,就是要以身作则!”袁婶子听了也笑了起来,只是再不肯五堂哥驾车送她:“几步路的事儿,你们赶紧家去吧,家里人都等着呢!”几人一想,确实也就几步路的事儿了,也不再同袁婶子客套了。又盘算着这会子送了鳗鱼给袁婶子提去保婴堂,再提回家去,或许有些不大合适,就谁都没有提这茬,目送着她离开后,兄妹五人再次启程。五堂哥当仁不让地拽了缰绳,却敛了笑容,问道:“哎,你们说,婶婆找祖母,是为了甚的?”花椒没有说话,同丁香还有香叶对视一眼,就更不知道该说些甚的好了。……翌日一早,开了禁的四堂哥同五堂哥先驾着马车去了一趟袁婶子家,随后才去的李家的田庄。本就一夜没怎的睡着的袁婶子看着脚下这条总有五六斤重的鳗鱼,以及两篓还带着露水的时鲜果子,却也不大笑得出来的。不知怎的,就想到了秦家那几个明珠朝露般的小姑娘。明明一笔写不出两个秦字来,偏偏这厢的是说不出的机敏讨喜,那厢的却是说不出的木头木脑,叫人扼腕。秦家这几年上的当务之急,来来去去的,说白了就只有这么一桩事儿。小字辈的前程。不管是举业也好,婚事也罢,都已经包括在这其中了。而隔壁石榴姐妹也已到了议亲的年纪,自然亦是如此的。看着隔壁大动乾坤的接连操办喜事儿,袁氏也曾请了媒人帮着牵线,可不管官媒也好私媒也罢,听说后都连连摆手。既是吃了这碗饭,心里头自有一杆秤,哪能不知道袁氏这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