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31 (第2/3页)
在地。细看之下,李隆基心里一松,为自己挡刀之人认识,此人乃李适之,唐太宗李世民长子李承谦的孙子,时任通州刺史。“适之如何到了京里来?”唐玄宗李隆基非常关切的问道。“奉吏部召过来述职,没想到当街碰到了这种为非作歹之人。”李适之恭敬的回答道。“今天多亏有你,不然朕的爱妃将会当街受辱。”唐玄宗还在为刚才的无力感而后怕。“皇上言重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臣等应尽的本分。”李适之谦虚的说道。“现在在外面不方便多说,你们起身吧。”唐玄宗李隆基微微扶了李适之一把,轻声说道。同李适之一路的那人见大家对他都没有提及,跪着不起自我介绍道:“我是李适之的同窗好友公孙燕明,是岭南公孙世家的长子。”“哦。”唐玄宗照顾李适之的面子,客气的冲他点了点头,脸上却没带丝毫的笑意。刚才李适之救人的时候,公孙燕明却往后退了几步,杨玉环看在眼里,记在了心头,对此人也没什么好印象。冷着脸拉着唐玄宗说道:“三郎我们回去吧。”“适之一起吧。”唐玄宗李隆基亲热的招呼了李适之一声。说起来他们是本家,要不是中间隔着个皇位之争,两人的关系应该非常亲近。唐玄宗李隆基把李适之带进皇宫,那公孙燕明竟然也跟了进去。杨玉环看了一眼公孙燕明想开口撵人,可唐玄宗李隆基拉了她一把,暗示不能让李适之难堪。将他们带进御书房,唐玄宗李隆基和公孙燕明客气几句之后就让高力士安排人将他送出了皇宫,独独留下李适之聊起当朝吏治问题来。“此次回京述职的官员很多,良莠不齐,你对他们有多少了解?朕想听你说一下,希望你能如实禀报。”李适之静静的想了片刻,斟酌了一下语言说道:“启奏皇上,此次回京述职的官员比以往都多,良莠不齐,群臣间有不少议论。”“能者上劣者下,还有什么可议论的呢?”唐玄宗李隆基听了李适之的话很是不解。“话是这么说,可官员考核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全凭吏部官员的喜好,亲近的、走动多一些的善于钻营的往往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