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94 (第2/3页)
质料的项链。还有少量的摆件、挂件、座垫、抱枕、桌布、十字绣、毛巾、袜子、丝巾、玻璃器皿、塑料制品、扣子、绒毛玩具等等。东方风格的首饰不是他们西方女性需要的,比方簪子、钿子等,观念不同、欣赏的眼光也不同。田亮想起来府上的府库里还有一些铁艺工艺品,好象很有西方风味,特别适合西方教堂的院门。如果不卖时间长了可能会生锈腐蚀了。王爷也觉得铁艺栅栏比较适合西方建筑的庭院,有一次他路过钦天监汤若望先生住的教堂,觉得他那个栅栏好像还不如自己买回来的那些洋气。就让田亮把府上的铁艺栅栏先让詹姆斯看看。不看倒好,一看就哇哇大叫,没等谈及价格就说他想买一半。说如果不是占地太多,上了轮船不好办,就都要了。一半可不少,就按铁艺栅栏的零售价卖给他。詹姆斯当即就把货款的银票交给了田亮,田亮知道他不可能有很多的车辆,就用府上的胶轮车给他送到指定地点。詹姆斯还说另外的一半他要介绍给一个朋友来买。第三天一大早,府门上负责通传的太监许公公就来翼然楼报信,说钦天监的汤先生求见王爷。汤若望先生在大清朝很有名望,但是从来没有和府上有过来往,他来府上有什么事?既然来了就不能怠慢人家,好歹人家也是大清的官员,还是国际友人。于是赶紧请汤先生进府,到逍遥殿说事。这个时候的汤若望还不是很老,大概在六十岁上下,很有精神,很有气派。他是德国日耳曼人。在中国生活了四十多年,在中西文化交流史和中国科技史上都是不可忽视的人物。这个人有虔诚的信仰,渊博的知识和出众的才能,是继利玛窦来华之后最重要的耶稣会士之一。在明、清廷历法修订以及火炮制造等方面很有贡献,中国今天的农历就是汤若望在明朝前沿用的农历基础上加以修改而成的。对于这样一位国际友人,王爷是知道他的鼎鼎大名,也是心怀崇敬的。这个老头倒是没有什么架子,很和气。用大清的礼节参拜了亲王千岁。王爷笑呵呵地说:“汤先生的大名如雷贯耳啊,想不到还能和汤大人见面。”汤若望很谦虚:“王爷说笑了。要说如雷贯耳还是王爷。您一个人就有八个省的地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