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46 (第2/3页)
子弟有去无回啥的。他们虽则算术不咋样,但十分会算账,亲王殿下待他们甚厚,教授他们种田、养蚕、纺织的各种知识,没有田地的,还分予他们田地,就是田税,收的也极好。这些土人山民,心里也是猴精猴精的,有些脑子不够的,还不了解参加世子亲卫军的好处,但那些个家里有个一官半职的,就得为家里子弟考虑。他们自从归顺了亲王殿下,得知朝廷选官都是要考试的。这上头,不论土人还是山民,都不及汉人。当然,他们的官职,也有一些能传与子弟。但,这年头家里人口多了,不见得所有子弟都能轮得到一官半职。而亲王殿下对于军职,一向厚待。于是,大家往这亲卫军里塞人塞的,一下子塞了不老少。如李邕这样的二皮脸还腆着脸同秦凤仪道,“实在是听闻殿下要给世子选亲事,大家太热情了,都相过来为殿下和世子效力。我也不好回绝,回绝了表姑妈,表姨妈家要不要也回绝,不然,表姑妈就要跟我算账。殿下您英明神勇,看着用吧。”秦凤仪笑,“看来,这都是你家关系户啊。”李邕嘿嘿赔笑,“我们一族人居多。”方壶就很会说话,方壶的大意是,大家都很踊跃,也都很优秀,不知道要涮下哪个,就都给殿下带来了。余者还有不少山民族中少年在自家族中德高望众的长老带领下过来,好在,秦凤仪规定了,这回主要招收十四岁到十六岁之间。山民们更是求之不得,这个年纪的男孩子,正是能吃的时候,来了凤凰城,还能给家里省下粮食哪。若有运道,以后说不得还能搏一场富贵。这么些人,秦凤仪就没打算全部招收,如一些刺头之类,自然要剔出去了。所以,秦凤仪一则要慢慢的为儿子遴选亲卫,二则朝廷批复了建港口之事,整个南夷为此大贺,秦凤仪正是大宴宾客三日,城中无宵禁,令百姓一道欢庆此事。其实,早已有泉州港,按理,大家应该不这么激动才是。但,泉州港那里,闽王一家简直就是个土霸王,而且,闽王在商业见识上,绝对比不上秦凤仪。这也是为什么几家银号的老东家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