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14 (第2/3页)
的也不多,不过是前些日子在李家算卦,偶尔听到一耳朵罢了。”“哪个李家?”“自然是姑奶奶养了个郡主的李家。”斗笠道士道,“还有哪个李家能知道王爷家的事儿?”“原来是他们家。”灰袍道士心满意足走了。过了两日,又来了位黄袍道士。斗笠道士让他上另一位郡主的母家打探去。郑国略强于其余几国,故此郑国细作来时,斗笠道士让他们干脆点去找张家。四国遂先后从四家嘴碎的小厮、仆妇口中得知了赵国惊天机密:赵王不孕,世子和三位郡主皆是他们各自的母家设法从自家抱进去的。这消息可了不得。四国王爷顿时觉得,赵国那块地方岂非是老天送给孤王的?许多细作派入了赵国。赵王身边有个得用的太监王公公,最会奉承不过,时常哄的赵王笑呵呵的。为人和气,只是贪财。此人犹如赵王身边一个巨大的窟窿,想不留意到他都难。四国细作少不得都悄悄与他搭上了。另一头,苏澄等人在黄河治水。苏澄知道自己连初学者都算不上,贾敘自然更明白陈琮分量。故此这回万事皆听陈琮的,苏澄与贾敘只负责分别从燕国和赵国两头协助他。陈琮这辈子还没如此爽利的做过事。燕国的壮丁个个灵光什么都会,燕国器物极方便好使,燕军报废不要的火炮摇山振岳,连燕国的牛肉罐头都怪好吃的。燕国来的人,不论是苏大人还是寻常壮丁,个个都他极其敬重。陈琮做事虽辛苦,心情甚是舒畅。到了五月底,陈琮决意撤离四县百姓。苏澄登时派人回燕国。先是调来快板宣传队,又与贾敘一道择了灾民安置点,从燕国调来帐篷、食物、工作人员,分十六处安置百姓。自然,这十六处都设在离四县不远处的安全县城郊外,一气儿惊动了赵国的十二个县。这回可热闹了。到处都是穿着迷彩服、背后贴着布牌的燕国人。那十二个县的孩童全都认识了四个字:治河、救灾。因为背后挂着这四个字的人时常给他们糖吃。燕京周报也没闲着,每期都有专门的版面报道帮助赵国治河、帮助赵国撤离灾民、帮助赵国安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