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58 (第2/3页)
崔琚一愣:“有!”“取来!”贾琮撸起袖子,“我想写文章。”他自然不是想“写”文章,不过是想“抄”文章罢了。方才的语境委实非常适合抄一篇高中课文:病梅馆记。不多时笔墨送上,沈之默亲自研墨,贾琮脑中已将龚先生大作略作修改。比如“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改作“既慨之三日,乃尝疗之”。对面戏台又开锣了。此官座中人全无心思看戏,悉数围在贾琮案前。贾琮斟酌已定,提起笔来一挥而就,题曰“病梅记”,掷与众人。卢帧摇头晃脑念了起来:“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及念到“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抚掌道,“周兄别是一般心肠。病梅与这男扮女装的旦角如出一辙。”崔家那长随已面如金纸,崔琚使劲儿绷着脸、依然透出几丝笑意。全文读罢,崔琚拍案喝彩,率先一躬到地:“周兄,小弟佩服、五体投地。”卢帧也一躬到地:“小弟唯有拜倒辕门了。”沈之默钦慕道:“相公,今儿我方知道相公名不虚传。”贾琮脸皮早已厚比城墙,假装谦逊道:“不过有感而发罢了。”那长随避到角落处偷偷向贾琮作了个揖,又无事人一般走出来。而后这官座之中便无人看戏了,都在议论这篇。不知不觉,四下里掌声喝彩声骤起——戏已落幕。班主走出来向观众致谢。贾琮早已记不得蒋玉菡长什么模样了,定睛一望,这位兄台瞧着比自己还年轻些。刚起了点子羡慕,想起干他们这一行显年轻不是什么好事,又有些怜悯。便听下场门官座中有个尖嗓子打着弯子喊道:“好戏!我们老爷有赏~~”下头一片喧哗,想必赏钱不少。贾琮赶忙四面环顾一番,什么异样都没有,遂拽了把崔琚低声道:“不是有热闹瞧么?怎么还不来?”崔琚面色一窘,反扯了他一下,低声抱怨:“我哪儿知道!”话音未落,下头有人高喊:“冤枉——冤枉——和春班强夺人的戏本子——这戏是我写的——他们拿了戏本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