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39 (第2/3页)
家侄子方莫生。这两口子成亲后一年,吴氏生了个大胖小子,两口子抱着儿子去京郊西门外一处庙宇进香还愿,路遇匪盗、双双身亡。孩子不知所踪。多年后官府抓到两个贼人,招供说此案是他们犯的。他们虽杀了那两口子夺财,因孩子尚在襁褓,贼人想积点阴德,便命一个小喽啰将其送人收养。那喽啰早在十几年前便与他二人失散。吴家今悬赏五千两银子求外孙线索。文章末尾写道:“包孩子之襁褓乃——”后头便是空的。贾琮道:“闻空今年二十一岁,人又聪明。我相信在他半大不小的时候,总免不了会打听他自己是怎么来的。纵然是弃婴,也会想知道包着他的襁褓是什么颜色款式、可有刺绣可有字条子,从中摸索些生父生母的信息。这是人之常情。不知大师可曾随口编排一个哄他?”了缘瞧着这文章面色复杂,良久才道:“王爷是想……让他以为自己是这孩子?”“这不明摆着么?”贾琮道,“吴贵妃孪生妹妹和吴老夫人娘家侄儿之子。过几日登在上让闻空自己看见,他少不得疑心自己可是这个孩子?你们万寿禅寺离西门不远,年岁也能对上。然后他再去沧州认亲。他和吴贵妃长得多像啊!宫中那些老太监只一眼就认出来了。吴家还留着吴贵妃的画像呢,拿出来一比,妥帖!立时就得抱头痛哭。大不了滴血认亲嘛。”了缘诵佛,半晌才道:“他七八岁时,贫僧曾告诉他,包他的襁褓乃是白底蓝花布包的,里头并没有信物。他后来便不再问了。”贾琮偏头瞧了他半日:“白底蓝花布包的,里头并没有信物?”“不错。”“为什么闻空同他在土匪窝的朋友说,他的襁褓乃是鹅黄色的上好的缎子做的,里头还有一张字条写着他自己的生辰八字?”了缘立时闭了目。贾琮面色无波,“你还说,那缎子非寻常百姓买得起,他必出自有来历的人家。又说字条上的字迹极方正。故此闻空以为自己是读书人家的子弟,年少时虽淘气,读书十分刻苦。诗僧也不是凭空得来的。”他顿了顿,摇头道,“他是你辛辛苦苦教导出来的,你就那么不盼着他好?”了缘依然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