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31 (第2/3页)
还让送回去呢。”哎呀呀,哪有这种事!众人拍案而起:“岂有此理!欺人太甚!那婆家是谁家?”老儒慢悠悠的道:“说与你们何用?有权有势,连这刘千户都惹不起。”众人扯开嗓子便骂了起来。横竖也不知骂的是谁,只管捡风雅的词儿骂去。待他们骂过了一拨劲儿,老儒叹道:“老刘只得这么一个女儿。前些日子他心意已决,变卖了家产,预备举家偷偷搬到南洋的马来国去。那边才刚刚立国,国主还是我朝人氏,本地的土人打仗打得没剩下几个了,正广收我朝移民、广纳我国人才呢。他说,来日在那边寻个女婿便好,也不挑什么家世了。”又摇头道,“那姑娘当真是个才女,可惜了只能嫁与蛮夷。”店小二忍不住问道:“还是个才女么?您老怎么知道的?”老儒道:“他们家正是老夫的街坊。这小姑娘年幼时,老夫还看过她写的诗呢。”遂念到,“‘一度相逢一度思,最多情处最情痴。孤山林下三千树,耐得寒霜是此枝。’这是她十三岁时咏梅花之作。”“好!”有个举子带头抚掌喊道,顿时满茶楼一片叫好声。又有人问老儒住在哪儿。老儒摆手道:“我也年轻过、知道你们的心思,故此才告诉你们人家要走了。不然我何苦来多事?在国内,刘千户拦不住那不要脸的婆家。”又摇头叹道,“便宜了南洋的蛮夷崽子。”乃站起来给了茶钱便走。又有人围着他问住处,他看了看这帮书生道,“休再做白日梦,他们家是走定了。”拂袖而去。有两个举子偷偷跟着这老儒,不想他拐了个弯儿便不见了。人虽不知踪迹,事儿可留下了,且眨眼传遍京城。依着贾琮的话说,这事儿就是个大奖。明知道上千个人里头只有一个能中、就是有上千个人去买彩票,赌那千分之一的机会——说不定就是自己呢?且举子们都想着,如此美人、如此财产,便宜了蛮夷岂非可惜?蛮夷之处少有读书人,我去了便鹤立鸡群不是?数日间,收拾行装离京的举子便有上百号,都欲往南洋而去。那扮作丫鬟的便是庐州曾家的五姑娘,马车内是他们家模样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