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85 (第3/3页)
郑潮儿道:“依着林军师之见,福建当如何?如今佃农已不好寻了。”林军师道:“所谓佃农,便是自己会种地、因家贫无地、租赁旁人之地来种,并给些租子。可对。”“不错。”林军师道:“人皆重利,并人皆恋旧。佃农春耕夏耘秋收辛劳一年,若可多留点粮食给自己,又是种习惯的地、又是熟络的乡邻,大约也懒得跑去开荒了。开荒终究极辛苦的。”郑潮儿默然片刻道:“如今福建许多庄子的租子已降了。”“那便是降得不够。”林军师含笑道,“若不愿意多降些租子,也可勤快些自己耕种,岂不好?旧诗说,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贫富分化太厉害并不好。”郑潮儿虽不大明白她后头说的什么,也知道此事无解。台湾府要人口,若不从岛外引些过去,便没人种地、没人当兵。如今显见是人家比自己兵力强盛的。思忖片刻,又道:“贾大人此策显见是剜福建之肉了。他既没人开荒,只寻些无地良民便好,何须接纳逃奴。”林军师道:“贾大人倒不是诚心接纳逃奴的,实在许多良民也没有路引子。郑大人想必也知道,黄大人治下官吏各色都有。再说,倘若一个乞丐忽有了盼头、想渡海开荒,不好么?他上哪里弄路引子去?”郑潮儿道:“佃农与逃奴二事愈演愈烈,惹得许多人家心生不满。晋王妃娘家便是福建的,她们家中亦有奴才渡海而逃。”林军师笑道:“郑大人不必忧心。晋王生性谨慎,不会妄动刀兵。若是晋王妃娘家自觉在福建呆着日见钱少,将庄子卖了带着银钱去晋国投靠女婿便是。也不必愁没人买,卖便宜些自然卖的出去。”郑潮儿立时道:“林军师这是并不将晋王放在眼里了?”林军师奇道:“晚辈句句皆是实话,何尝不将晋王放在眼里了?”郑潮儿道:“娘家原本可月入数千银两的庄子,忽然就得降租子,晋王妃岂能欢喜?”林军师道:“与晋王什么相干?妻族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