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49 (第3/3页)
。梁珩对御史台的事务渐渐熟悉了起来,虞信中也开始带着他处理一些案件了。一般案件,由御史审核无异议后,即由侍御史签字画押,作为批复。凡是涉及五品官以上的大案,则有尚书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同受表处理,谓之‘三司推事’。只是五品官以上的大臣犯案被揪出来的近期没有,故以,梁珩上任半月,没有遇到过三司推事。这□□上。齐策依然在龙椅上正襟危坐,梁珩依旧微低着头,听前面大臣奏言。似乎一切已毕,齐策就快宣布下朝,徐恪突然站了出来。“臣有事起奏。”梁珩咋一听徐恪的声音,还以为自己听岔了,忙抬起头来,就见果然是徐恪站了出来。梁珩也明显感觉到后面和他一样不能发言的小官们,背脊突然绷直了一般,变得紧张起来。“徐爱卿请讲。”齐策调整了坐姿,只是微微一调,却明显让人感觉到,齐策似乎这下才坐直了。“臣要弹劾御史李斯出巡青州,七品官阶不依例骑驿驴,却骑驿马...”众人舒了一口气,还好没有扯上自己。又不由抱怨妻陈恪来,你御史台的事,自己解决不就行了,非得大动干戈,跑朝堂上来弹劾。齐策显然也很失望,徐恪近一个月没有什么动作了,没成想,等了这么久的弹劾,就是这么一件小事。齐策声音里明显带着失望,还是道:“罚御史李斯三月俸禄,责令其改过。”徐恪面无表情,拿出一卷书卷来,往上一呈,继续道:“臣弹劾刑部尚书赵同,三月前郑淼一案,三司推事定下了流放,赵同却私自指示押送兵役,在流放半路,放了郑淼,郑淼并没有被押解至沙岛。”刑部尚书赵同脸色一变,呵斥道:“徐大夫,你血口喷人,我为什么要指示兵役放郑尚书?”徐恪没有理会他,内侍下来将徐恪手中的书卷取走呈给齐策。徐恪继续道:“臣要弹劾户部,江淮一带的粮仓里的实际数额,并没有如户部上报一般是三十万石,四大粮仓均有亏缺,多则十余万石,少则七八万石。”户部尚书王邦安本来就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