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58 (第2/3页)
美景致,不禁长长地叹了口气。这家到底是分了!以后只怕是再也难看到九如巷的美景了。周少瑾因为是在程家长大,大家都把她当程家的姑娘,姐姐又嫁到到了同为江南名门望族的镇江廖氏为长孙媳妇,自然知道得比李氏和李大老爷更多些。说起来袁氏也是个很厉害的人。一经袁家大舅老爷和身边幕僚的一番点拨,她立刻就明白过来。长房和二房之前就已分了家,虽然没有在官府备案什么的,却是立了字据,并且因为是金陵数一数二的人家,在字据签字做见证的既有几房的娘家舅老爷,还有时任金陵父母官的官员。族谱按照约定俗成没有写在字的字据上是归谁所有,可祭田却是清楚明白地写着归长房所有。族谱二房不给,行,现在长房还没有分出去,袁氏还是九如巷程家的宗妇,负责准备家中祭祀所需,端午节的正是祭拜先人之时。袁氏让人守住祠堂。在二房进祠堂祭拜之时闹了一场不说,还找了人来商量把程家的祭田卖掉,把制公和老太爷等人的坟都迁到京城去。程叙大怒。却也没有办法。他总不能去和长房打官司吧?而且不要说打官司了,甚至不能说出去。那样一来程家就成了江南的笑柄了!不管是官司输了还是赢了,九如巷程家的名声都完了。一个人家连名声都没有了,又谈何立足于世!何况程识还要读书入仕。要怪只怪当初分家的时候他没有想这么深。或者是在他的潜意识里面。二房不可能落魄到要拿捏长房才能度过难关的地步的。这也许就是人算不如天算!他拿着族谱也没有什么用了。如果长房分出去别立门户,按理。要追溯到一世祖前三代,制公正好是他们这一支的高祖。而他现在能利用的,也就是制公的名声了。而一旦放弃祖谱,就是他们二房被分出来。那就和制公真正一点关系都没有了。说到底,还是二房没有支应门庭的后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