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28 (第2/3页)
过太后想到方才真定侯太夫人的言行,心里有些气,决定即使汾阳王认可了婚事,也要过些日子再下旨。反正汾阳王府比起广平王府,与皇室的关系又远了一层,甚至还不如那家郡王府的血缘亲近。落在最后才指婚,真是再正常不过了。至于与太妃有亲的那位国公千金,就只能许给那郡王嫡次子了。这门亲事对国公府而言,也颇为体面,想来也没什么好抱怨的。这姑娘心气是有些高,喜怒形于色,但做事的分寸还是有的,嫁进郡王府后,应该也不会闹出什么事来。这下连汾阳王太妃的心事也有了着落,暖阁里人人都满意极了,开始有心情去评价一番其他几位姑娘。比如曹萝,太后也挺喜欢,就是嫌她稍微软弱了些,不是个可以掌家理事的料,做个寻常官宦人家的主母就够了。只是她父亲曹泰和执掌禁军,她最好别嫁进宗室或是掌权的人家,以免生出事来。又比如丁家姑娘,虽说是书香门第出身,但心气也高。还有心计有韧性,太后就担心她会生事,不希望让她嫁进皇室。评完了今日见过的姑娘,众贵妇人们又把话题顺延到了京中那些未曾入选的闺秀来。汾阳王太妃还有嫡次孙,蒋家也有子弟未成亲,都挺关心这个话题的。太后问起张氏:“建南侯也还未婚配吧?他年纪比桢哥儿还要大些,也该早些定下了吧?”张氏回答:“已经看好了人选。是玮哥儿与琇姐儿母亲米氏娘家家族里的姑娘。品貌都是上等。不过她父亲刚从杭州任上回京述职,眼下过年事多,也不方便说亲。因此就拖延下来了。臣妇本来是打算在正月里跟她母亲把事情说定的。”听说建南侯也要死会了,太后还觉得可惜。赵玮可是个优秀的好青年呀。虽然赵琇嫁给高桢后,蒋家几个姑娘跟赵玮就错了辈份。可是李家还有未许人的女儿,宗室里也有品貌不俗的郡主、县主们。太后她老人家还是挺喜欢做媒的……这时候。宫人来报说,乾清宫来人了。皇上与皇长子正准备起驾过来,陪太后用午膳。这其实就是在示意众位女眷赶紧告退的意思了。众人也十分知情识趣,纷纷起身。张氏想起了赵琇来,太后便笑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