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810 (第3/3页)
他的脾气。他是个再方正不过的人了,也许还有些迂。不过办事很是利索,也舍得吃苦。在工部做事,想要享福是不成的。至于他的前任,那位在工部也是出了名的好好先生。且又老弱多病。占着那位子好些年了,一年里倒有半年在告假。若不是资历深,皇上体恤老臣。早就把他换下来了。这么一个人,若说曾经主理过海傍大坝的事,我也是不信的。我在衙门里协查案子的时候,也是盯紧了他手下的人。他两个得用的郎中。全都是得了王尚书赏识,方才从主事位上提拔起来的。光是这一点。王尚书其实也不是没有可供人挑剔的地方。可是皇上信他,别人又能怎么办呢?”赵玮其实也不认为王尚书跟堤坝案的犯人们有勾结。他是真正完全由当今皇帝一手提拔起来的信臣。在先帝朝时,他不过是个郁郁不得志的小官员罢了。皇帝做了太子后,他的仕途才有了起色。日渐高升,然后等皇帝登了基,他就坐上了工部尚书之位。没有皇帝。他绝不会有今天。因此,谁都有可能谋反。独他不能。但王尚书不会从逆,却不代表他就对堤坝弊案一无所知了。他家里如今也是富贵得很,虽然对外都说那是因为他娶了个土财主的女儿。可是土财主能有多少财产?王夫人还有亲兄弟呢,难不成她父亲会把全副身家都给女儿做了陪送么?王家真正富贵,是在王尚书做了尚书之后。虽然没有什么证据,但是朝野之间,并不是没有他收受贿赂的传言。不过还是那句老话,皇帝信任他,别人又奈何得了他?赵玮对妹妹道:“王尚书的位子还很牢,就算他真的失察,按律当降职或撤职,只要皇上不愿动他,他就能稳坐高位。”赵琇只是心里窝了一肚子气,其实也并不是真要跟王尚书过不去,听到这里,也只能作罢了。真正造成灾区那片惨状的人,是堤坝案的首犯们。只要他们能罪有应得,其他旁枝末节的,她也懒得过问。赵琇问赵玮:“哥哥这案子也审了那么久,怎的还没有结案的意思?上海那边那些主犯背后的家族,好象还安然无恙呢。虽然他们也捐钱捐粮救济灾民了,但居然连一点惩罚也没有,太奇怪了。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