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35 (第2/3页)
人家早就保不住了。幸好这两年县衙领头,陆陆续续修补过几处有坍塌危险的堤坝,又加固了风险最大的部分,才勉强撑住了。据奉贤县令陶澄反映,不是他不想修,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上头一直不拨银子,他修补那几处缺口,还亏空了县衙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家底,已经是竭尽全力了。他求广平王帮着催一催,叫府衙赶紧把银子拨下来才是。奉贤已经有过几次洪涝,损失惨重,万一海边也闹起潮灾来,百姓还怎么活?可广平王问了刚上任年余的上海知府,后者也在喊冤,银子都没到他手里,他要怎么拨?暂且放下奉贤,再往后走,新建的海宁段,情况与奉贤段类似,虽工程略新几年,但坝体也就是十年一遇的标准,还没有后来补修的痕迹。以花在此处工程的款项来看,不该只有这个程度。到了杭州段,情况才有所好转。杭州部分虽然不曾完工,但着实建得不错。广平王问了才知道,其实这堤坝原也修得不怎么样,是现任知府米省之上任后,才接手前任荒废的工作,重启修坝工程的。因为时间太短,所以还没完工,但米省之没有弄虚作假蒙混过去,而是选择了直面广平王,坦承自己的无能。广平王反而对他印象更佳,也没有加罪的意思,只是鼓励他继续把堤坝修好。到了这里,广平王也看出来了,这所谓已经完工的海傍大坝,实际上问题多多。可是地方官员上报给先帝与今上的奏折,都声称工程已经完成了。交上来的账目里,也都清楚地列明了何地修坝花了多少银钱,其中材料费几何,匠人工费几何,征发傜伇几人,日常用度花费多少……等等等等,记得非常清楚详细。论理由,这么清楚的明细账目,不应该有问题才对。可要是账目没问题,那些本该被翻修加固过的堤坝,又怎会是如今这副模样的?本该花的钱没花到点子上,又花在了哪里?广平王深知这种大案不可能是一个人能犯下来的。之前因参与谋逆而被处死的前任上海知府固然有可能贪墨了修坝的银子,可是在他死后朝廷又拨了银子下来,这些钱在哪儿呢?为防上海一地官官相护,他特地把案子拖到杭州府来查。一来是杭州知府米省之能干又有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