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66 (第3/3页)
咱是文明人,就算要打击报复,也要采取文明的手段,要让人挑不出来毛病。“赵伯,你别愁了。你愁断肠子,王乡长他也不会把粮食给吐出来。”赵伯生气:“他一个人把粮食都买走了,那咱们村其他人咋办?都饿着肚子干活儿!?”“这不是给你们送的有野菜么。您老就放心吧,饿不住你们的!”苟小小安慰了愁眉锁眼的赵伯几句,带着杨氏薅的一小捆大葱回去了。☆、第318章坑深318米从赵家出来,苟小小直奔供销社。她倒要去看看,是哪个没灵性的一下卖给王乡长那么多粮食的!供销社归生产队管辖,负责在供销社卖东西的,自然也就是生产队的人。供销社存在前期,生产队的人轮流负责当销售员。提出实行轮流制的那个人,主要是担心有人中饱私囊,偷偷摸摸的从供销社的拿东西。大家轮流看管供销社,互相监督。但是很快,大家就看到,这样的制度存在更多的缺陷——很多人没文化,不会算账,一天下来,总是差钱。有些人的记性也不好,总记不住商品的价钱。而且负责人一多,更不好管理。到了对账的时候,发现账上存在问题,每个人都是互相推卸责任,不肯背锅…到了后来,生产队就选了一个人,固定当供销社的售货员。这个人是王乡长的弟弟,王宏。王宏上了年纪,干不了耗神下力气的活儿。实际上大部分时候都是由王宏的大儿子和大儿媳妇子在打理供销社。王宏的大儿子叫王越,王越媳妇子莫氏。这小两口都有文化,都会算账。王家在供销社里应外合,套走了一百多斤粮食。一百多斤粮食,啥概念?这可是十户人家一个月的伙食!苟小小到供销社的时候,平安爹和生产队的其他几个人正跟王家的人理论王乡长买粮的事儿。莫氏把一沓厚厚的用皮筋扎成一捆的粮票往生产队的人面前一甩,有理有据的说:“那些粮食又不是我们白送给他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