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2 (第2/3页)
处理政务已经生疏了。“微臣以为平阳侯熟悉兵法,且在兵部理事,应当由他出任兵书尚书。”接着,两边都有人出来阐述自己的意见,各说各有理。皇上静静地听他们吵了一阵,才大声呵斥道:“好了。”众人停止争吵,恭顺地站好。皇上看向肖阁老:“内阁可商议出什么合适的人选?”肖阁老往中间走了两步,沉稳道:“臣以为兵部侍郎蓝大人在代为掌管兵部的这段时间内,表现很好。“且他在兵部任职多年,对兵部的内部事务很熟悉,也清楚怎么运转。“所以,老臣以为,由兵部侍郎蓝大人出任尚书一职,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兵部侍郎蓝成阳?皇上眯了眯眼睛,想了片刻,提出了一个新的人选:“朕以为张焕志在杭州做太守成绩突出,且他励精图治,将杭州治理得很好。“朕相信他回到京城之后,也能在兵部有所作为。”顿了一下,又慢悠悠地问向大臣们:“爱卿们以为如何?”提议“承恩侯”的那位大人严肃道:“皇上,不可。“张焕志为官才十年,资历不够。“且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地任职,对京城不甚熟悉。“要是贸然将他提上来,恐怕他会手忙脚乱。”皇上的脸色黑了黑。有人反驳道:“李大人此言差矣。“那张焕志原本就是京城人士,对京城甚是熟悉。“再则以张焕志的能力,他出任尚书相信很快就能熟悉职务。“皇上,微臣以为张焕志能堪当尚书一职。”立即就有几人站出来:“臣附议。”皇上的脸色缓和了一些。但朝堂上这么多的大人,除了这几位大人,刚才各执己见的大人们又开始争吵了起来。镇国公和肖阁老就在一旁静静地听着,而谭纪煊则站得笔直,眼观鼻鼻观心,沉默着。皇上一直都沉着脸,见他们一直在争吵,便看向了镇国公:“镇国公以为兵部尚书应该选谁比较好?”殿中突然安静了下来,众人都看向了镇国公。镇国公沉稳地朝着皇上行了一礼,缓缓说道:“臣以为还是承恩侯的资历最老,由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