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34 (第3/3页)
是山沟里外来姑娘,愿意进来的少,二是考虑到离得近,还能够帮一把自家闺女。只是这一连串的暴雨风雪灾难,接二连三陆陆续续串联来。已经定亲的人家,根本找不到机会,把媳妇儿娶进门,或者把闺女风风光光嫁出去。男子娶妻还好说。年龄稍微大两、三岁,也不耽误娶亲,还会被称赞为‘成熟稳重’。姑娘们就不能这么自由,十八满婚龄就有很多人出嫁,二十岁左右没定下来,在乡村里可就算老姑娘。哪怕已定亲也不保险,对方可以用年龄为借口反悔的,退亲的姑娘遇到好人家,就得全碰好运气。婚姻规则里可没说“二十一岁姑娘不是老姑娘。”村里疼闺女的父母,愁得白发增多、皱纹加深。最愁的是本准备嫁去山外的闺女,只是他们愁也没有办法。比如胡家二闺女,脾气暴躁就骂弟弟骂父母。但更多的‘老姑娘’,都是在背后偷偷抹泪、半夜咬着被子哭泣,怕让亲人担心,却更让父母兄弟操心。大雪封山,这事只能劝慰。再苦再酸,只得往自己肚子里咽,没有正式解除亲事,‘一女多嫁’可不是好事。第二愁的是村里‘自行消化’的人家,这类通常都引起骂架。现在办亲事越来越不讲究,聘礼嫁妆全部减少,亲戚朋友怎么请客,大办不了、小半令人伤心,男方暂不愿家里多添一口人,男方聘礼出不起、女方家不乐意……总之,疼儿女的人家,事关儿女终身大事,一点鸡皮蒜毛的小事,都能让两亲家吵架,甚至动手打架。不疼儿女的人家,为一个红薯或半斤玉米,都能吵个三天三夜,揍人也不少见。至于结局——好一点,双方讲合,欢欢喜喜办简单婚事。差一点,双方翻脸散伙,结亲不成反结仇。最差的是,亲事拖着,天天争吵打架。而关于亲事,通常都是女性长辈忙活。作为村里的妇女队长,需各方面主持公道的叶二婶,被各种各样的吵架打架,弄得身心俱疲。她要是脾气犯冲,直接把不讲理的人,狠狠骂回去,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