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5 (第2/3页)
妆,一路铺就的红毯,漫天洒落的红色花瓣和铜钱着实让刚刚歇下热闹的京都百姓又有了新的谈资,高头大马上丰神俊秀的新郎,华丽贵气的红轿一路吹吹打打,从都亲王府绕了内城一圈来到岚王府,沿路凡是酒楼饭馆都开着流水席,不收礼金只要恭贺就能吃的酒席对于老百姓来说就像是一场节日盛会。老百姓们最是实在,你给了好吃的,自然是诚心诚意的恭贺,于是一路过来满大街的人都在说着【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白头偕老】之类的恭祝词。还有不少吃酒席的书生送上贺联贺诗,虽然有摆显出风头造名的嫌疑,但是子明今日高兴,他们恭贺他,他不介意借这个热闹给他们,说不定以后这就是一份善缘,所以若是对方贺词贺诗做得好,还会让身边的人问清楚名字籍贯,然后让下属大声道谢说,谢XX府XX才子贺词一首这样的话。于是到了后半段路拦在路边的人越来越多,子明和接亲的人都没有想到会出这样的事情,但是前面的人既然看了,后面的人不能厚此薄彼,于是原本应该在马背上抱拳回礼各路恭贺的新郎官差点被整成考官。被留下唱名的贺词贺诗贺联无一不是让人赞叹之作,并且没有被唱名的书生也都得了子明的寄语,无一不是服气的,纷纷大赞岚王世子才思敏捷学识渊博。这一路的盛况让这场婚礼一直为京都百姓津津乐道,一直到很多年很多年后人们都还记忆犹新。子明一路艰难,终于赶在吉时之前进了王府,然后和新娘子一起拜了天地,送进了洞房。然后随着迎亲队伍的回来,路上书生才子争相恭贺的事情也如实传遍了众位恭贺的大臣之间,有人就提议把那些诗词对联拿出来品评,岚王自然没有意见,这都是开心的事情。于是不管有没有唱名的都拿了过来,只不过唱名的都用两根红带子扎了,没有唱名的则是扎了一根红带子,上面还有人写了子明当时的寄语。众位大臣看着台上来的满满两箱子诗词对联,哈哈一笑,觉得自己有些像科考考官了。有了这些个诗词对联在,岚王世子不出来陪酒也没有人在意了,虽然有人酸了几句,但是很快就被人家无视了,今日岚王世子风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