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28 (第1/3页)
”应着。小姑娘看到爸爸终于破解了这个大难题,激动得手舞足蹈。“还有很多!”兰馨一本正经地说道。“哎,我说是什么呢!刚才说什么家家、讲价,原来是蒹葭啊!”墨菲在旁边笑了起来,“这首诗我也会啊!”说着,墨菲完整地念了一遍。在曦曦惊讶和崇拜的眼神里,抢风头的墨菲得意地说道:“你麻麻还是很厉害的,以前跟你外公,背了很多诗词呢!”第八百八十三章爸爸的国学小讲堂虽然最初杨轶啥都不懂,可是迄今他对曦曦的教育,还算是不错的,亲力亲为的同时,也善于学习,结合多种儿童教育理念,鼓励曦曦更加包容地去学习和体会不同文化的精彩,这种教育方式,可以说非常现代化!不过,也不是没有缺点,比如他对曦曦的教育很少涉及中华传统文化,别人家的孩子三岁能背诗——比如南昭宇,别看这个小男生腼腆害羞,实际上要考诗词字画,他绝对称得上是“学霸”——可是曦曦到现在能流利说多门外语,却不会背几首古诗。倒不是杨轶歧视中华传统文化,造成曦曦这样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因为杨轶对这个世界的中华传统文化了解得也不深,即便文化上的发展轨迹相似,先诗后词再曲,最后百家争鸣……但三国以后的作品,杨轶几乎都辨认不出来,他自己都没有把握通晓,如何拿来教导曦曦?当然,这个原因影响不深,影响比较深的原因,是杨轶在对多家现代教育观念的研究中发现的:很多教育专家都认为,不宜让孩子过早地背诵古诗词。尤其是三、四岁以前!因为背诗对这个阶段的孩子而言,没有什么好处,她们太小了,无法理解这些诗词中的音律美、意境美,相反,换做是曦曦以外的小朋友,他们记忆力不够好,只能单纯的模仿和死记硬背,这种强迫性记忆,对他们的大脑反而会有一定程度的损伤!而且强迫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去做他们不喜欢做的事情,也会让他们产生抵触心理。即便他们能背诵一些诗句,那也是带着不耐烦的情绪,久而久之,会让他们在心中形成一种讨厌诗词的印象,未来等他们能理解诗词的时候,恐怕他们也是不愿意去学习诗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