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同人)穿成潘金莲怎么破~_分卷阅读51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14 (第2/3页)

后脚被你手下当叛党给围攻诛杀了。”

岳飞耳根慢慢红起来,“保证不会。”

总算磕磕绊绊达成了协议。大家互相看一眼,各自一笑。武松立刻提议:“击掌为誓,谁都不许反悔。”

这是江湖上的通用做法。然而潘小园却还不满足,严肃捧出一方白绸手帕,上面寥寥几个字,正是方才商定好的“清君侧靖国难”。

再笑着打开一盒胭脂:“空口无凭。”

几个男人互相看一眼。她倒是多心。不过眼下大家所做之事远远超越了江湖范畴,不得不增加一些世俗的考量。

于是三个手印按下去。潘小园找来小剪刀,帕子剪成三块,每块上都带着三人的一部分手印,交予三人分别收着。用最原始的法子杜绝“抵赖”的可能性。

接下来还得商量些细节。比如首先,要将这个妥协的结果传达至各军去,让他们领会精神,贯彻实施。

其实但凡有些见识的联军高层,对于“清君侧”的说法不难接受,也知道若是直接造反,很难得到各界支持;而最难说服的是基层士兵--不少人都是底层出身,头脑简单,除了“造反”和“做顺民”,看不到中间那大片灰色地带的存在。如果猛然听到什么“靖国难”,不免火冒三丈:说好的造反,说好的杀皇帝,说好的翻身做主,那边一不做二不休,怎能突然又“绥靖”了?

若是政府招募的正规军队,讲究的是对长官无条件的服从,闷头作战便是唯一职责。但土匪窝里这一帮桀骜不驯的大哥,字典里从来没有“服从”二字,“军法”对他们来说也只是个参考规章,必要时可以适当违反一下,大不了挨棍子;真到要紧时刻,只能靠“义气”、“良心”来把大家团结到一起。不把他们说得心服口服,没人会平白给组织卖命。

方貌提议:“派几个口齿伶俐之人负责。把事情解释清楚。大伙有什么问题时,游说解答。”

至于什么曹操和汉献帝的比喻,更是要翻译成目不识丁大老粗们能听懂的话。

武松表示同意,命令岳飞:“你手底下的人,你自己负责游说。”

又说:“我们梁山也应该派人。组成一个……嗯,小组……专门……”

潘小园轻声自言自语:“宣传。成立宣传部,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