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同人)穿成潘金莲怎么破~_分卷阅读49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94 (第3/3页)

下驻扎在幽州城内,只求朝廷赦免他们此前的聚啸山林、僭号称帝之罪。

当然刘光世眼下只是个傀儡。这是武松和众豪杰商议的结果。在金兵大军压境、北方州郡望风而降的态势下,利用这次幽州战功,可以让朝廷承认自己的“独立军”地位,双方维持一个不叛不剿的中立局面,甚至如果能得到一些来自中央的物资支援,自然是求之不得。

岳飞的报告中没有给自己请功,却十分诚恳地替“义军”说了话:说他们在城防攻坚战中表现得如何可圈可点,若无他们雪中送炭,幽州城乃至整个燕山府恐怕就要沦于敌手云云。顺带报知朝廷,那位郭药师如何惜兵惜命,如何临阵脱逃,请朝廷上下再不要信任此人。

至于韩世忠,在他的那份报告中大大咧咧的告罪:这次没能南下剿匪,反倒“说服”匪人一起北上抗敌,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希望朝廷免他的擅自行动之罪,给他来个功过相抵,他也就十分感激了。

而明教也单独给了江浙宣抚使童贯一份书信:我们方教主愿取消帝号,换大宋朝廷对我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有明教大军驻扎北方,抗金退敌,深受百姓爱戴——侬看着办!

总之,几份报告合起来,那口气颇有些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意味:事已至此,官家你就接受吧!

宋朝重文轻武,武官却也不是全无权力。尤其是眼下朝中妖孽横行,边疆战事频出,手握重兵的武官,有时候也不乏牛气冲天。譬如吃空饷的、自行屯田的、招募私军的、不服调度的、拖延行军的……只要不让官家知晓,就都不是什么大事儿;而官家赵佶忙于冲击中国书画艺术巅峰,对这等俗不可耐的小事,本也是懒得多过问的。

眼下幽州城里这数万兵卒就是个有力的筹码,几伙土匪合兵一处,占据险要之地“拥兵自重”,料想朝廷没有将他们一口吃下的实力,不得不坐下来谈条件。

一切准备就绪,刘光世、韩世忠带着一部分官军回京复命。韩世忠和土匪强盗们一路同甘共苦,此时依依不舍,笑着朝自己的新哥们道别。

“大伙莫愁,饿很快就会回来!你们记着别扰民就成了!我会在朝廷面前给你们说说好话!不说别的,军饷肯定能保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