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57 (第1/3页)
里闲逛未归。”潘小园头疼。原来包道乙也来京城掺和了。想来这师徒俩长期在北方出差,语言方面已经勉强过关,这次明教的暗桩任务,自然是当仁不让。随即想起这道人又和公孙胜穿一条裤子。突然又记起,临从梁山出发前,公孙胜曾经给了自己一个锦囊,照吴用的说法,“若是有什么拱手无措、无法解决的难题,便可以拆开来略知一二,以图水落石出”。眼下暂时还用不着,好奇。不知里面会是什么万能妙计。方金芝已经将宋江的信快速浏览完毕,神色微微激动,小声快速地说了句什么。照燕青的翻译,她说的是:“想不到梁山好汉都是如此深明大义之人,我等过去未曾及时结交,甚憾甚憾!”潘小园也禁不住对宋江肃然起敬。他信里的意思,戴宗也曾经说过,不外乎点明当今朝廷穷兵黩武,意欲征讨开边,置百姓福祉于不顾。因此梁山邀请明教,等到时机成熟,不妨联合起事,以解大宋内忧外患之局,行替天行道之事。换成通俗的话来讲,作为南北江湖扛把子,梁山和明教不能袖手旁观朝廷作死,必须摒弃前嫌,联合携手,拯救天下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个联盟的意思,梁山和明教双方的领导层,也许都或多或少的有过。但如此坦率地开诚布公,今日是却是第一次。浅显一番话,不知是用如何文采飞扬的笔触写出来,让方金芝一读之下,深为动容。燕青又翻译了她的一段话:“我明教起事之本意,也不过是因着皇帝在江南大征花石纲,弄得民怨四起,百姓民不聊生,因此我教主挺身而出,虽不敢说是替天行道,但起码是为民做主,以致一呼百应。非是为了个人名利、飞黄腾达。与梁山众好汉道虽不同,却是殊途同归。因此不管朝廷如何动作,倘若我们能一道轰轰烈烈做一番大事业,必将抑邪宏正,还百姓一个清平世界。”潘小园衷心佩服。不愧是教主之女,政治素养太高,每句话都说得如此熨帖。她若是宋江,怕是一定要想方设法,当场和人家结拜了。但她还是听出了几点弦外之音:第一,与梁山处处义气为先不同,明教自有一套行事规矩,以致和梁山偶有过节,但既然是“殊途同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