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同人)穿成潘金莲怎么破~_分卷阅读24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42 (第2/3页)



第126章1129.10

阳谷县这三个字,自从上了梁山,就几乎没人听武松提到过。但这并不代表他心里不惦记。一有机会,尘封在记忆最深处的黑暗,丝丝缕缕的渗出来。

报仇不容易。报他武松的仇更不容易。除了那个罪魁祸首西门庆,官商勾结之中,每一道环节每一个经手的人,都算不上完全无辜。

其中西门庆比较忌惮武松,及时跑路,因此大部分精力都花在追查他下落上面。

而阳谷县知府、提刑之类的人物,至今还风风光光地当着他们的父母官。因此这些人,本来是排在武松的名单的后面位置。

但眼下有了机会,武松不介意提前动手,亲自去问问这些人,当初判决他哥哥那案子的时候,心里有没有过一点虚,手上有没有过一丝抖。

当然,顺便端了阳谷县县衙和东平府府衙,来个“劫富济贫”,武松更是十分乐意的。他对他看顺眼的人十分厚道大度,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谁让这些人敢心术不正的算计他武都头的亲人,只能说是自寻死路。

梁山军马是冲着大名府去的。军饷筹毕,大军开拔,武松自己的先锋队轻装先行。

还没走到阳谷县界,一群好汉就乐了:一群小兵小吏跪在路边,中间簇拥着知县,一上来“纳头便拜”,说什么不才区区小吏,误犯梁山好汉虎威,还请高抬贵手,放过全县百姓,下官死而无憾云云。

都怪命中注定,谁让他们辖区离梁山太近,随着“水泊草寇”的日日崛起,周围的县市也都开始感到不太平。

朝廷倒是拨了额外款项,让他们养兵养将,加固防御,抵挡贼寇。有人照做了,自然还有那么点儿底气,梁山兵马见了这等有防备的地段,也都节省精力绕着走;而有些地方官呢,习惯使然,这钱下来,怎么也得自己过过手不是?——过去的赈灾粮款,朝廷也没怎么追究嘛。梁山周围那么多州县,怎么就那么巧,能打到自己家门口?还是到手的真金白银更实惠。

阳谷县知县属于后者。当他意识到那万分之一的“运气”砸在自己头上的时候,当场突发半身不遂,谁也扶不动。最后是让几个衙役架着来的。

武松与那知县许久没见,此时不言语;旁边身经百战的李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