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7 (第2/3页)
以致搬取照顾好汉们的家人老小,样样都需要钱。晁盖宋江这等江湖大哥,自然是不必操心这种筋头巴脑的小事。所有的支出重担,便都压在了小旋风柴进身上。当初宋江之所以指定柴进掌管山寨钱粮,逻辑也很简单:他过去是大财主,有的是钱,肯定也会管钱咯!像阮家兄弟、刘唐白胜这样的十八代赤贫,一辈子怕是连一贯整钱都没见到过,如何懂得半点理财之道?所以算来算去,还是柴进最适合做这差事。当然大家也知道,金钱滋生腐败,财政大权也不能掌管在一个人手里。于是除了柴进,另一个富豪“扑天雕”李应,以及一位学霸“神算子”蒋敬,三人共同分担梁山的财权。但李应本来是做得好好的土豪,一言不合被坑上梁山,又和梁山诸人没什么交情,因此从来是消极怠工,常常只是开全体大会的时候露个面;蒋敬呢,只是个技术型人才,整天拿个算盘算账,月底给老大们出个对账单,大事上还是要听柴进定夺。柴进的日常,就是坐在他那别致而偏僻的耳房里,等着梁山大小人等前来报账、支钱。比如管采购的周老三,每个月,家眷们开的购物单子列出来,他先估算一个大致价格,然后拿到柴进这里,支取必要的费用——这其中,还要点明哪些是“公款消费”,哪些从好汉们的“进项”里扣。等柴进审批通过,才能开库发钱。等到周老三差事办完,回到山寨,再奉上每样物件的具体明细价格,多退少补。可当初在柴进庄子里,这些都是管家的责任,柴进本人向来从不插手,对于济州府的物价更是两眼一抹黑,每次都看得他一头雾水。又不好误了周老三的出发时辰,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勉强通过。后来周老三不知是学乖了还是变忙了,来支钱的时刻越来越晚,没等多久就开始催:“大官人,再不出发,俺明天可就回不来啦!”于是柴进只好草草批复,心里想着,一盒胭脂怎么贵到了七百钱?一匹布料怎么会是十贯出头?赶明儿问问自家夫人去。再比如新上山的朱仝,第二天就拿着宋江亲笔批条,申请五百贯差旅费,派人回乡护送老小上山。柴进一看明细,不由得语重心长地劝他:“我说朱仝兄弟,知道你以前是郓城县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