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68 (第2/3页)
的民族,怎么后来就那样了呢?她看看这些热情快活的脸,要说起来,这些少数民族是真的简单易猜热情好客的民族,有时候甚至一点点小事都能快活一天,比起爱操心国家的汉族,那真是不爱多想的心性,究竟怎么就变成那样了呢大概宗教真是有洗脑的作用,尤其是越单纯,大概洗脑就越彻底吧?张小鱼摇摇头,不去想那些后世的糟心事,也许这个世界会不一样呢?采购完,张小鱼和韩小笑又带了礼物去了小姨家告别,吃了一顿晚饭,依依惜别了后,两人第二天就坐上了火车,去看望在兵团的李瑀。李瑀是去了在陕西的农建十四师,李爷爷和李奶奶都在西安郊区,他想着去陕西的农建十四师,离他们近些,如果有假期,还能去看望亲人。1963年,经□□批准,组建了三门峡库区农场。以后,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国家先后将这里的农场和陕西其他较大的农场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十四师、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和陕西省农建师”。人们将以上不同时期的名称概称为“陕西农建师”。陕西农建师是一个亦农亦兵,劳武结合,集农、工、商、学、兵为一体的屯垦组织。一个时期,曾成为陕西农垦系统的主力军。1963年,铜川、汉中、安康、渭南、宝鸡、西安等城市数万名的初、高中学生和社会闲散青年,潮水般地涌向三门峡库区,同时,新疆生产兵团、东北垦区、陕西省委、省政府具有丰富经验的各级领导干部;人民解放军的陆军、海军复员转业官兵;各类大学、中学毕业的科学技术干部;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大荔农校(即原赤水农校)全体师生;甚至还有正规部队师、团、营、连各级共281名现役解放军军官,都聚集到陕西农建师。到了1968年的时候,这里已经是一个非常大型的农场,所辖范围及其广泛,各行各业人员都有,也有很多工厂,甚至子弟学校,李瑀所在的就是一个农场所属的建筑队伍,属于专业人才,就被派到建筑队里作为技术人员,倒也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去种地或者搬砖。张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