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26 (第2/3页)
哀伤地用舌头抵了抵腮边肉,自己还是不惯早膳这般油腻啊,暖小郡主从前也不见这般重口啊!还有,她怎么总觉得林暖暖在说到竹笋闷肉时,总有些娇羞在其中?还是说,其实,这道菜很有几分玄机?要说,薛明玉的担心还真是多余,林暖暖并为亲自下厨,早膳也是早就有人做好,不是刘婆子,也不是秋浓,也有好菜。林国公府的几个庖厨,还是很有几分本事的。许是因着刘婆子和秋浓的好厨艺,余下的几个更是人人苦练,个个巧思,一时间倒是人手一个拿手菜。第九百一十六章十远羹譬如今日做早膳的老胡,除却早膳的玉尖面,还有羹汤也很拿手,最为有名的就是“十远羹”。玉尖面,讲究的是新鲜,煮面的水要“宽、清、开”,老胡的玉尖面浇头也多,什么瑶柱、蟹黄、三鲜、鸡丝…吃得薛明玉一脸的足。也算薛明玉有口福,早上的玉尖面不过是个引子,据说午膳会做老胡的拿手绝活,十远羹。所谓十远羹,有些和福寿全相类。只是做法有些繁杂,用料也很讲究。里头的石耳、石发、石线、海紫菜、鹿角脂菜、天花蕈、沙鱼、海鳔白、石决明、羊、虾……这些不是海货就是珍贵的山货,或是难得一见的珍馐,本就难以收齐。就说那石耳,可是长于悬崖峭壁阴湿石缝中,极为难采。林国公府因着个林鹏和林暖暖祖孙儿俩,很有些“食不厌精,烩不厌细”的意思,却并不喜欢奢靡,食物多是就地取材,也并不在乎是否就是珍贵,故而这十远羹,林国公等人虽极为喜欢,却很少收起了让老胡做,今日也是巧极。从前虽不曾凑齐十味料子,因本着“十品不足,听阙”的规矩,偶然做了,总觉得有些不足。如今恰好得了,老胡还不可劲儿地一展身手?不说薛明玉,旁的几人如薛明珠也想尝尝加了石耳后,十品齐全的十远羹是否如林暖暖所说,清冽甘甜,别有风味。至此,薛郡主也就忘却了林小郡主早间要亲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