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养家日常_分卷阅读24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41 (第2/3页)

光线昏暗,时不时就钻出一只老鼠,环境可不怎么好,就这样,他们都忍下来了,把钱花在盖商铺上,就为了早日能租出去,以后有一笔租金收入。

没办法,为了以后的日子好过,只能靠他们想法设法开源节流了。

“听说这种咸梅干是制作各种蜜饯的首选原料,只要放进密封的罐子里保存,能储藏的时间久,就算一时卖不出去,总有能卖出去的一天。”穆子期对于咸梅干的销售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

“那不错,实在不行就发多一些给你们,就当做福利吧。”安景然暗叹,一张一弛才是最好的,总不能使劲地赶着下属做活,又不给点甜头。

自己能得一份,穆子期早已意料,他打算好了,如果发给自己,那他就寄回去给家里人尝尝,毕竟是自己所管理的镇的特产。

“师兄放心,咱们大夏的商业发达,镇里到县城的路又修通了,不难走,很容易把咸梅干运出去。等卖出去了,如果价格好的话,咱们就把旁边两座小山都开发出来,全部种上梅子树,就算要等到五六年后才结果,到时咱们俩可能早就去了别的地方,不过就算享受不到这种收获,可雁过留声,心里总是高兴的。”穆子期拍拍胸脯。

这是他的心里话,他们的专业是管理学,在大学的课本上,就有朝廷要求他们当政时不要有急功近利的想法,就比如种果树,不能想着今年种明年就有产出,有这样的想法,那可能什么事都做不成了。

穆子期等人深以为然。

此刻安景然就重重点头,望向穆子期的眼神显得格外柔和。

“不错,咱们慢慢来,先让百姓填饱肚子,我估计等早稻收了,百姓还会继续种晚稻。不过旱地可以种秋红薯,这种产量大。”安景然说起田里的事。

“确实,我下村去问过了,春薯的产量是不错,前三年不用交税,百姓勉强能吃饱肚子,就是镇里的鸡鸭猪羊数量还不够,大多数人又不敢上山打猎,这样一来,粮食就差点不够吃了,他们还欠有大夏钱庄的银子,有些人心里急得慌。”

“农忙过后就要修路和修水利,上面有专款下拨,他们来干活可以得到一部分钱。”安景然很是可惜,“要不是没有足够的技术人员,其实咱们可以办厂,我看砖厂就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