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79 (第2/3页)
什么,但是百姓糟了大罪。战争的时间越长,百姓受的苦就越多,她只是不想看着这么多的百姓被战争所累。“太后,这个提议不错,皇帝要照办,不要大意。以后咱们还要面临更多的麻烦。”孝庄是位优秀的女政治家,眼光自然独到,比晓晓在这方面要厉害,晓晓是占了先知,要不然哪里会觉察到这些。“是,孙儿一定会抓时间办好这事的。”晓晓还继续说了,一些事,全是关于三藩的,说三藩所在地的粮食价格和收税收火耗的事,一笔细账算下来,三藩每一个积累的财富都是天文数字,可是朝廷每年都帮着三藩养军士养官员,连百姓都知道--三藩之用半天下,养三藩用的,是朝廷一半的财力,三藩可没有一个善茬,到时都是打着要反的注意,现在不反只是时机未到,既然这样朝廷也不能就这么养着他们,这些年三藩没有给朝廷上交过一粒粮食,但是他们地界上的大米比京城的还贵,那是为什么,还不是他们抽税抽的厉害,大米的价格才居高不下,百姓已经不堪重负,京城原本就不是大米产地,可是耿尚封地,都是产大米的地方,云南也不差。为什么会贵那么多,还不是他们闹的,还有这些粮食去哪儿了,还不是他们囤积起来,细细算来,他们积累的粮食可以养他们的军士二十年左右,还有那富可敌国的财富,这些都是怎么来的。听的太皇太后心惊,但是她不动声色,此时的少年皇帝,已经慢慢的进入角色,他最近除了想除鳌拜,还有别的事情。“皇额娘,这些您是从哪儿知道的?”皇帝可是知道的,自己皇额娘可不是一个喜欢弄权之人,手底下也没有什么得力可以调查这些事的人,她又是咋知道的。“有一部分是在市集人多的地方听的,还有一部分是我让人去三地打听调查过的,这些都是一些生活中的百姓人人知道的事,闲聊就能知道,不是很机密的事,再有的事,算算就能知道,也不是多难的事。”康熙和孝庄都明白眼前的人是个聪慧的,人家只是不轻易的说什么,要说就能直击要害。康熙从慈宁宫出去回到乾清宫,闭门思考,康熙是个善于思考和学习的人,学习能力很强,也是个特别自律的人。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