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身不由己 (第2/5页)
不住想钱。第五大道车水马龙,全世界最顶级的名牌都挤在这里。据说大减价的时候,连英国女皇也会开飞机专门来血拼。往上城走,有豪华得出乎想象的大宅子,里面的灯光象黄金一样晃眼,拉门的黑人穿着一丝不苟的制服,举止优雅。用不着看见住在里面的人,就可以扎实地想到主人价值天文数字的身家。再往上走,到了黑人区,看到的房子是没有窗子的,看到的人是没有工作的,听到的故事是杀人抢劫、单亲妈妈、吸毒放火,所有的故事都是一个主题:都是没钱惹的祸!纽约就这样身体力行地告诉你,有钱真好,没钱真惨。可又不能仅凭这些,认定纽约是个拜金的城市。因为一转头,就能看见了格林威治村。那里的老房子有上百年的历史,绿色的长春藤爬满了一面面红色的砖墙,空气里有浓郁的树叶和阳光交织蒸发的味道。据肖凌介绍,曾有一帮无心赚钱的穷艺术家们,整天晃在这里老旧的街道上,在敞开的木窗子前写作,在窄街角上幽暗的咖啡店里展出不为卖钱而作的画。渐渐地,这地方出名了。渐渐地,这里变成了旅游区,傻乎乎地围满了各地来的游客。于是,艺术家们搬到了更穷的苏荷区去开辟他们的新天地。等到苏荷区的房价涨了,咖啡贵了,他们又撤退到东村,一个没有富人气氛肃杀的地方。这一路上,他看到钱和艺术怎么开战。钱要买,艺术不卖!钱一定要买,艺术转身就走。田文建突然发现,在物欲横流的纽约,美元原来也不是万能的。田文建有点不明白了,纽约,到底是什么?继续看,一路看下去,越看越糊涂。曼哈顿炫目的玻璃钢筋摩天楼群中,夹着一块绿得象桌球布的中央公园;华尔街、百老汇衣冠楚楚的繁华背后,就是四十二街色情的搔乱;闹市区里车快得吓死人,行人也不理会红绿灯,还有送外卖的破自行车,在车流与人流之间横冲直撞……再去看一眼纽约地铁,墙上到处是胡涂乱抹,扑鼻一股尿臊味,钢梁上滴着锈水,轨道间腌着死老鼠,活脱脱一个杀人越货的绝佳场所。但是,这个脏兮兮乱糟糟的钢铁怪物却是全世界运载效率最高的一个公共交通系统:25条线路、468个车站、几乎覆盖市区每个角落、票价便宜、准点守时。所以,对纽约的感觉,田文建无法用单纯的喜欢或者不喜欢来形容。他厌恶它,却无法不地被它吸引,它的美和丑,它的丰富和单调,它过分张扬的自由和过分警觉的谨慎。时而衰老得象一个走不动路的老人,时而又焕发出毛头小伙的活力;时而残酷得像一部绞肉的机器,时而又温情得象老祖母的微笑;时而像春花般娇艳欲滴,时而又透出秋叶的索寞……什么都像,又什么都不像;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所有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荣辱兴衰,都在同一个时间空间里百态俱陈、百味兼备。也许,这就是纽约的魅力所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