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官_第一百九十四章 峰回路转(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四章 峰回路转(二) (第3/5页)

着四楼会议室的方向,似笑非笑地说道:“你小子,也不事先知会一声,差点打我个措手不及。”

田文建点上了根香烟,深吸了一口,吐着淡蓝色的烟圈,一脸苦笑着说道:“钢结构公司的事,我也是昨天经过鹏飞集团时才想起来的。今天不是出事儿了吗。万般无奈之下,我只能把这个不成熟的计划,抛出来稳定人心。”

“这个计划很不错,既能让船厂先运转起来,又合情合理的避开了那些债主。毕竟资金是职工们自己集资的,新公司又是与造船厂没有太多联系的独立单位。”

赵厂长刚刚说完,黎志强便忍不住地笑问道:“你准备吃多少?”

田文建沉思了片刻,若有所思地说道:“在保证工程进度的前提下,能吃多少吃多少。”

“恩,看来我们小田还是有大局观的嘛。”赵维明赞了一句,指着大堤那边的厂区,笑问道:“那两台龙门吊,你准备什么时候竖起来?造船这一块,你有没有什么其他打算?”

“赵总、黎主任,说句心里话,我也想把造船厂搞起来。但这却不是想不想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的问题。首先,三千多万的债务压得我喘不过气儿,如果算上职工们的养老和医疗保险社会统筹,那这个数字将高达五千万以上。

就凭盖几座钢结构厂房,想把这笔债务拉平,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成立钢结构公司,说白了也就是让六百多职工和七百多临时工有点事干,不至于总这么闲着,给您二位添麻烦。”

正如田文建所说的那样,工程利润并不是很高,想靠这一块还债,就算把整个蓝天工业园都交给造船厂,也解决不了问题。

不等二人开口,田文建便继续说道:“造船厂之所以沦落到今天这步田地,除了贪污腐败、管理不善、负担较重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客观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地理位置不占优势。

正因为地处长江中游,一直以来所造的船舶,都以内河船只为主。3000吨以上的海轮根本没造过,100吨至300吨的内河船只成了主打产品。可现在公路交通那么发达,再加上交通部门为了节约资金,内河桥梁是越造越低,甚至干脆填埋河道直接铺路,这让内河航运受到了巨大影响。

以前还能承接长航公司的客轮维修保养业务,可现在客轮都停运了,连最后的财路都没有。如果是在沿海或者长江下游,我想情况就不会变得如此糟糕,至少说维修保养业务这一块,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