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_分卷阅读79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91 (第2/3页)

和榜眼还有进士贾茗,他仨可不是官至尚书加太子太傅的贾瑛(没人敢瞎打听),自然有同年同科或者入翰林之后的上官敢去问他们先前学习过程的究竟。

对此,状元贾萌稳重地说:“家父于治经治典策论诗词方面确实颇有心得。”——小伙子你的语气和神态确实很谦逊,但是你听听你是怎么夸你亲爹的?文科考试考得不就是这四样么?只有当世大儒才敢说精通全部,你就这么夸你爹不怕风太大牛飞上天?

众人想,子不嫌母丑,子也不敢议论父的本事,肯定是夸大了说的。那就去问另两个呗。

水桢从镇国将军变成一从六品的翰林官之后,他也开始放飞自我了,原本一副很低调的样子,现在没了思想包袱,难免就带出了几分原本的直性子:“我二……贾大人的学问功底之深,知识之渊博,乃是我前所未见的。”——小伙子你这么不会说话先是差点不讲规矩叫人家二舅舅而后又是这么吹捧,无视了原先你在宫中念书的夫子们,真的不怕被套麻袋吗?哦,你虽然不是镇国将军了可还是宗室对不对。打量着人不敢落老水家的面子,你再怎么得罪人被记恨也不会被参得株连九族对不?

最后一个三人中堪称小透明的贾茗回答却是最靠谱的,人家直接拿出了他二叔给做了批注的策论本子。

首先贾瑛的一手行书就叫人赞叹不已了。文人都崇信字如其人,原本他们悄摸瞧了贾瑛的流传在外的手书皆是馆阁体,秀润华美,正雅圆融,但是并没有什么特色,说白了,朝中的人几乎人人都能写出那样的水平。

但是贾茗簿子上的字体却不同了,有随意灵动的行楷,还有狂放不羁的行草,虽字体不大,批注不多,但是区区千字,足以展露贾瑛的一手笔墨功夫。

再看其内容,引经据典恰到好处,评判分析无一赘字,针针见血,最后的一段总结甚至写得比本届的状元还要精辟。

单从行文看来,任谁也想不到,这出自一位武状元之手!

“这是我二叔随手写的批注,并未翻阅任何典籍。”没错,所有引用都是不假思索,信手拈来,贾茗十分骄傲地说,自己二叔可以毫无停顿地背诵四书五经。

再后来,又有明郡王的嫡长子酒后举着箸,击打酒壶背诵了一遍与尔同销万古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