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零章 半件瓷器(上) (第3/4页)
特,不过纹饰却非常的漂亮,釉色明亮,是个开门的好东西。“嘉靖官窑,大开门的嘉靖官窑啊,老陈,你从哪弄来的这么好的东西?”围着这个瓶子的,年纪最大的那个人马上赞叹的说了一句,李阳也凑了过来,蹲在这些人的中间,他们只有五个人,稍微让一些就能让出个空来。刘刚和王佳佳还是站着,好奇的看着眼前的那个葫芦瓶,他们看不懂这个瓶子的好坏,但有一种古朴的感觉,跟着李阳这么久,多多少少对这些古玩都有了一点的了解。“哈哈,这次我可是捡漏了,这瓶子我是在陕西老家收回来的,是自己人介绍的,花了我八十万!”有个三十七八岁样子的人立刻得意的笑了笑,拿起瓶子又让大家看了看底足,下面写着‘大明嘉靖年制’的六字楷书款,写的很是有力,和真正嘉靖年官窑的字款没什么区别。他也是对这个瓶子很有把握,听说央视在北京举行大型鉴宝,早几个月前就做了准备。这次鉴宝一开始他就来了,可惜临时有事路上耽误了一下,昨晚才赶到,不过还好排上了号,不会耽误鉴定。这几个人都是他的藏友,很多喜爱收藏的人都有一个小圈子,有的都是当地人,也有的是网络认识的,还有一些是通过收购东西的时候认识的,老梁和吴青峰就是此类。这几个人则是网络认识的,他们都是经常逛论坛的人,几个人在论坛上经常发帖后来也就认识了,之后还在现实中聚过几次,渐渐也就成了关系不错的朋友。这种论坛李阳也上过,但时间不多,不如他在老爷子那获得的知识,后来上的也就少了。“八十万,捡漏了,大漏啊老陈!”旁边一个穿着一身名牌的三十多岁的男子很是羡慕的看了他一眼,八十万对一个嘉靖官窑来说确实不高,可以说很低了。嘉靖是明中期,这个时期是烧制了不少的青花瓷器,可惜大部分都失传了,还有很多流到了国外。“嘿嘿,侥幸侥幸!”老陈显得很得意,他们五个人在论坛里面都是版主,算是水平比较高的一个,几个人还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手头还都挺宽余,在论坛里面也属于有钱人。也只有他们几个手上有点好东西,物以类聚,几个人就经常在一起交流了。“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