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709 (第3/3页)
事都没有。这可真的很奇怪。朱常禧和下面的兄弟商量的时候,不免会发问:“当初这个燕平南就是走到一个村子旁,都会纵兵抢粮抢女人,如今他会这么安静?倭人那么好打吗?”一点事都没有,地方百姓也没有起愤怒。倭人被打跑了,燕平南带着兵又走了。吴一城一直在收集消息,他和子善哥讲了:“我们在沿海那边都有探子的。探子回来,都说燕平南把倭人打跑了以后便走了,一点事都没有。”扬州,杭州,姑苏……这些地方一点事都没有。朱常禧还记得当初燕平南为了打倭人,纵兵抢劫,致使百姓怨声载道呢。现在实在是太反常。从一开始太皇太后娘娘把抗倭的任务交给了燕平南开始,朱常禧心里就一直打着嘀咕。不过家父要他按兵不动,他也没有法子。只得在心里咽着苦果而已。他等了再等,又是过去几天。时间又入了秋,百姓有了一个好收成。江南一带的富商都发了财,又集体捐助了几万两银子,送到了金陵来。金陵城现在是一块肥肉啊。朱常禧用银子又买了一些兵马,还买了盔甲。而且从江南运送过来的粮食,足够金陵城的所有百姓吃上两年的。金陵成了富饶之地,其他地方的人自然看红了眼。朱乐权聪明,不亲自出面,却让其他的官员在太皇太后娘娘那里告金陵的状。太皇太后娘娘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不好不听啊。况且言官都举着笔等着呢,要是皇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立刻口诛笔伐,甚至以身明志,给皇上和太皇太后娘娘施加压力。没有办法,太皇太后娘娘只好下了懿旨,让金陵城交五万两银子。交到朝廷去。这么多银子,必须要朱常禧亲自运送了。这够气人的。朱常禧这边气坏了,朱王爷却是一点都不动容。就连江南的李财主都后悔,干什么非要一次性把银子和粮食都送过来?这么明显,自然招致嫉妒。朱王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