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22 (第1/3页)
赵充仪亲自煲的八珍鸽子汤,连带几样小菜时点,就这么提着大食盒进来了。穆元帝笑道,“还不接了你们娘娘的,这起子没眼色的东西。”赵充仪柔声笑道,“不怪他们,陛下也知臣妾出身寒门,在家时做惯了的,不觉什么。要是仰卧起居皆有一堆人服侍,妾身反倒不便。”说着已将东西摆到了小几上,一面道,“听说陛下近来无甚胃口,妾身也不会做太精细的吃食,就是几样家乡的东西,陛下尝尝,若能入口,就是妾身的福气了。”赵充仪这话是大实话,她倒是会烹厨,以往在家时常做,只是厨艺不大讲究是真的。穆元帝并不以为意,反倒喜欢她这坦然模样,还真尝了几口鸽子汤,说是炖的不错。赵充仪极是高兴,道,“鸽子汤最是进补不过,以前我家县城最好的饭庄,一盅鸽子汤就要一两银子,我的天哪,我爹吃了一回,足念叨了三年。”穆元帝听得哈哈大笑起来,赵充仪也笑了,有些不好意思,“陛下要笑话妾身小家子气了。”“哪里,后宫能解朕烦忧的,也就是爱妃了。”赵充仪笑,“能博陛下一乐,臣妾也就不怕笑话了。”穆元帝道,“你娘家虽是小地方,也是人杰地灵之处啊。”“是啊,小地方有小地方的好处,过年的时候,全县的人都要去逛庙会,去庙里烧香祈福。”“你们那里只有庙宇,没有道观么。”“有。”赵充仪道,“不过,芙蓉寺就在碧水潭畔,都是在山脚,赶庙会就能去了。我们那里还有道观,叫朝云观的,里面有道长道童,就是这观建在山上,去道观要爬山不说,那道长也不大爱理人,不若庙里和尚客气,我跟母亲就去的少些。”“小六郎重阳节献给朕的绿菊,也是你们蜀中产的呢。说来还是爱妃家乡人,嗯,叫碧水县的地方,是吧?”“是啊。”赵充仪道,“只是不知是哪家闺秀种出来的,这般伶俐。我们县说来也是有灵气的地方,当初就有风水先生说,我们县那碧水潭的风水好,后来我们县果然就出了进士老爷。”赵充仪说的都是些小事,穆元帝却是听的津津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