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记_分卷阅读49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91 (第2/3页)

,还是有些失望的。尤其江南之行,其实,南安侯为帅,吴国公为辅的做法,苏相是赞成的,既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走得好,这是一步妙棋。偏生去了太子殿下拉偏架,毁了满盘棋!

苏相再次要求穆元帝召太子还朝,穆元帝这次很爽快的点了头,他老人家也知道现下江南是真的不太平了,不管怎样,储君不能出事,不然,何其耻辱!

接着,苏相又道,“臣请陛下令闽王殿下秘密前往藩地,将南安州军政一并付予闽王殿下调度,以挡靖江南下。”

穆元帝道,“靖江便是得了机会,也只会北上!”

“倘靖江北上,闽王可击其腹背,攻其老巢。倘靖江南下,闽王殿下可挡其锋芒。”

穆元帝虽格外重视太子一些,但手心手背都是肉,五儿子也很合他心意哪,尤其五儿子多么尽忠王事,有点儿啥想法,立刻凌晨也要过来与他说。穆元帝是担心江南乱局,五儿子有个好歹的……

苏相看穆元帝犹豫,再次道,“陛下慈心厚爱,臣亦深知,还请陛下以国事为重!闽王殿下前番曾重创靖江,靖江必忌惮殿下。”苏相荐五皇子,并非他与五皇子有什么私交,也不是有什么私怨,虽然他孙子给五皇子家的儿子做伴读,但实际上,苏相与五皇子话都没多说过几句。何况,这时候下江南,真不是啥好差使。苏相荐五皇子,一则现下江南得有个人主持大局;二则五皇子有经营藩地的经验;三则五皇子与靖江王交过手,有经验!四则五皇子为臣子,国家有难,五皇子身为藩王,当然得有心出心,有力出力;五则,五皇子虽然论经验不一定有吴国公老辣,但五皇子有一样好处,他有自知之明!甭小看自知之明这四字,人能活明白这四字,一辈子就犯不了什么大错。就像前番闽地与靖江之战,军略并非出自五皇子之手,但五皇子用对了人,且配合臣下的主意,那一战,何其漂亮!闽地上下得了多少实惠,就是五皇子也挣出一能干的名声!上述五种理由,促成苏相力荐五皇子之事,还有一种不能说的理由,就是,吴国公位显爵高,必要一更比吴国公贵重之人主持江南!苏相是绝对不会坐视朝廷再出一位“英国公”的!

苏相说到这份儿上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