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79 (第3/3页)
没回帝都,此次奏章内容,亦是满朝皆惊,因为这一封是太了弹劾南安侯避战畏战的奏章。如此,靖江未平,太子与南安侯之间已是硝烟四起,一触即发。☆、第239章交锋之一所有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原由的,而且,也不是突然间的发生,便以至如斯境地。就譬如太子亲自动手参劾南安侯一事,早便有征兆。早在年前,太子命人递到帝都奏章便说战机已至,可捷取靖江。不过,穆元帝问南安侯时,南安侯奏章中则言,江南的进攻还需再等一等。于是,这一等,就又等了小半年,可不就把太子等急了么。太子的心思,其实明眼人都猜到了一起,去岁到江南行赏,倘赏赐结束太子直接回帝都也就没什么事了,结果,太子没回来,他留在江南襄助战事。这一襄助,江南没什么起色,或者没什么大的战绩,太子怕是不好回帝都的。如此,太子急着南安侯出战打一场大大的胜仗,南安侯为江南大总督,军队在他的手里,他有自己的考量。主要是,南安侯的立场问题,南安侯并非东宫系,他是正经帝王系官员。何况,南安侯打仗多年,打仗靠的是真刀真枪,动辙上万人的生死问题,南安侯怎能不慎重!他是不会为了东宫的利益而去打这场仗的!起初大家念在各自身份,还都委婉型的,待时日一久,南安侯根本没有配合东宫系的意思,太子也按捺不住来了火。太子本就是天之骄子,何尝被人这般冷待过。其实在太子这封奏章送来前,吴国公早与南安侯交锋多次。太子虽然一直是站在吴国公这边儿的,但如此直接在朝中对南安侯发难,也是头一遭。谢莫如曲指敲敲膝盖,眸中快速的闪过一抹亮光,璀璨至极,她道,“太子急了。”五皇子亦做此想,五皇子是做过实权藩王的人,其实底下人意见相悖是很常见的事,为上者,听取双方意见做出判断既可,似太子这般直喇喇的同南安侯翻脸,不是为上者的气度,毕竟两人只是对江南的看法不同,南安侯是国之栋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