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22 (第2/3页)
话里话外是说他们夫妻两个还不死心,当初崔智做生意亏到那样的事情还没吃到教训吗?还要再来?其实崔智也是亏怕了!只不过日子过不下去,他有什么办法。儿子的病压在肩头喘不过气来,总不能让他什么办法都不想,坐等着家里被耗空,一家人了无生机吧?古氏眼圈发红:“你们、你们,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你和本哥儿放心,本哥儿他四哥赚了钱立刻就会还钱的。”她知道这个时候说什么都不管用,就是这句话还实在一些。赵莺莺却摇摇头,让她别着急——这种事急得来?更何况她已经做好了收不回来的打算了。这样想并没有什么别的原因,实在是当年崔智做生意的故事太神奇了一些,竟是做什么亏什么,无论在保本的生意都是一样。不像是正常情况,而像是老天故意为难他。即便赵莺莺不信这些的,心里也有一些莫名的忌讳。“还有一件事,借钱的这个事情,嫂子对外面说的时候别说二百两,说个少些的数......若是大嫂有借钱,那就说一个和大哥大嫂一样的数。要是大嫂那边没有借,就说五十两。”赵莺莺是深思熟虑之后说出这个打算的,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和光同尘就好。若是妯娌们都不借钱,她借了,而且借的数字还不小,是不是就显得妯娌不太好——外人肯定能理解其他人为什么不借,毕竟大家赚钱都不容易。可是要是有了赵莺莺崔本做对比,那未免就显得别人有些不是东西了。得了这样的评价,她自己被妯娌挤兑几句是小事,最怕的是伤了崔家几兄弟之间还算不错的情分——别看崔智难得借到钱,其实崔家几兄弟之间互帮互助做的不错。在赵莺莺看来,这在兄弟很多的人家已经算是上上签了。另外还有一些鸡毛蒜皮的影响,譬如说上门打秋风借钱的亲戚之类,这些就不用说了,总之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古氏并不笨,赵莺莺略微提示了几句之后她就明白过来了。保证道:“弟妹你就放心吧,这件事我守口如瓶。”最后崔家大哥到底做主借了弟弟一百两银子,据说为此大嫂颇有微词,觉得借的多了一些。大概在她眼里,少借崔智一些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