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66 (第2/3页)
业?”一族叔大声问:“那怎么是你们的产业?”谢天护道:“当初我提议在渝州和临湖州建作坊,你们是什么说的,都忘了吗?账上出了银子吗?你们回去查一查账本再说话!”众人一齐恐惧,都不敢回忆从前。可是这才几年前的事,即便他们不想,谁又会忘?因当时大家都不支持谢天护这个建议,公中没有出一分银子,谢天护便寻谢吟月支持。最后,谢吟月帮弟弟将这两处产业支撑起来。具体如何操作的,他们一概不知。横竖不让谢家拿钱,他们便不理不问。他们只知道一点:织工是韩家的老织工过来教导的。他们当时还暗暗高兴呢,韩家的技术比谢家高,教出来的人手艺更好。好处落在谢家,何乐而不为呢?他们更不愿插手了,装糊涂到底。因这两处作坊的房地用的是谢家的,所以他们丝毫不担心。建成了,是谢家的产业;建不成,谢家也没有损失。那地又不能长腿跑了,能有什么损失?直到两处作坊产生收益,且越来越丰厚,他们才重视起来,各房都派了人参与进去经管。这么多年过去,大家已经当这是谢家的产业,都忘了当初建立时一分银子没出。四老太爷颤巍巍地问:“天护,当初你问你大姐借了多少本钱?咱们还她。这作坊可是谢家一直经营的,有如今的气象,那都是谢家的功劳。月儿想平白的分一杯羹,恐怕不行。”他以为,谢吟月记恨他们之前的行为,想要分一杯羹。“哈哈哈……”一阵清脆的笑声从门口传过来。众人一齐转头,只见谢吟月系着半新不旧的青色斗篷,就那么随随便便地站在门口,嘴角尚有笑意,目光扫过屋里众人。一个丫头恭敬地撩着帘子,不敢放下来。众人心都沉入谷底。谢吟月打量一圈屋里人,走了进来。“见过几位太爷,叔伯们。”她一一向众人见礼,仿佛远行归来,礼数周全。众人一时间有种错觉,觉得她不会落井下石。三老太爷还不好立即拉下脸服软,四老太爷鼓起勇气道:“月儿回来了。唉,四太爷是真老了!那天,诗儿劝我不要听谢明义的,还说月儿你对谢家居功至伟。可是……诗儿被关了好些天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