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0章 正本下落 (第2/3页)
br>看出于飞的疑惑,马尚都连忙上前一步介绍。老人名叫栾明贵。是的研究专家。而他的老师则是大大有名的钱书钟!据栾明贵回忆,1972年的时候,钱书钟在“干校”的工棚中给予了他一个研究生命题,那就是花十年的时间研究和整理!在钱书钟夫妻的指导下,栾明贵花了整整二十五年的时间。才最终研究出版了一书。再此过程中,栾明贵甚至辞去了自己的工作。这让于飞非常佩服。他自己沉不下心来做学问,对于这些做学问的老一辈学者都非常尊重。“栾老您可千万别这么说,您这可是要折煞我的呀。”于飞连忙说道:“您和钱先生都是我敬佩的人,要说感谢也应该我感谢您呀。”圣彼得堡大学捐献之所以捐献这11本,从根本上是因为中俄两国关系的升温。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等独联体需要寻求中国的支持。而这种善意也最终体现在经济、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而今天重点要讨论的便是我正本的下落问题。一直以来对于正本的下落存在以下五个推测:一是认为毁于清代的乾清宫大火。但这种观点是有问题的。因为从历史记载来看,从明代隆庆之后便消失了。因此清代是否还有的正本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当然,除非是明清两代的皇帝、臣工都对此事秘而不宣。这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第二种可能是是毁于明亡之际。当初明朝灭亡,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之上,闯王进北京,打死掠夺财宝。对于这些破书卷。闯王肯定是看不上眼的,所以很有可能毁于明朝灭亡之时。对于这种可能的反驳和前一条想同。为什么隆庆皇帝之后就看不到正本下落的记载呢?第三种可能是毁于明代万历火灾,这种观点大体可以和第一、二相同或类似,古代的建筑的大多是木质结构的,发生火灾是非常容易的事。如果火灾发生了,想要扑灭也是非常难的。那一万多册的正本就有可能在火灾中付之一炬了。对于毁坏一说于飞不置可否,也没有参与讨论。如果正本已经毁了,那么去争论是怎么毁掉的还有意义吗?第四种可能是藏在故宫的皇史宬夹墙中。皇史宬是古代藏书的地方。所以也确实有这个可能。但是问题就又来了,如果是真的话,那到底是谁要把藏在皇史宬的宫殿之中呢?他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好玩?还是躲避战乱?都不得而知。第五种可能,也就是栾明贵所主张的那样,藏身于嘉靖皇帝的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