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5章 正戏开锣 (第1/3页)
ps:红绿灯拜求支持~~~~对此,宋喜才有些愤愤难平,主要是他对这次交易会的期望有些太高了。他是经过朋友介绍才能参加交易会的。在朋友的描述中,这样的交易会上交易的简直都是国宝级别的古玩,而且都是“大开门”的。对此,于飞只能说如果不是他的朋友有意欺骗,就是连他的朋友都被蒙在了鼓里。毕竟被卖了还帮别人数钱的人比比皆是。而参加拍卖会的过程中也是一波三折,光是调转方向都转了三次,而且还屏蔽信号,禁止交流,但是结果呢,弄出来的竟然是一个赝品青铜器,恐怕最先走回座位的那个老人也发现了其中的问题。当然,宋喜才不是愤青,不会因为生气就把青铜盉是赝品的事喊出来,最多是自己不出手便是。同时,他也在心中暗暗的庆幸带于飞前来,否则自己就真的成冤大头了。对这个青铜盉有兴趣的人并不多,但是竞价却颇为激烈,很跨就攀升到了六十万了。老肖见宋喜才和于飞两人看了半天,本来以为他们是会出手的,但是结果这两个人连一次价都没有出,好像是看出了青铜盉有问题一样,不由多看了他们两眼。只是无论是宋喜才还是于飞都不像是鉴定水平很高的主,特别是于飞,年纪那么轻,而且竟然连个放大镜都没有带,实在太业余了。好在虽然他们没有出手。现场的冤大头还是多的很。最终,这个青铜盉以一百二十万的价格被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买走了。也许有人会说,组织方这样出售赝品不怕砸了自己的招牌吗?其实这种事细细分析起来并不需要担心。首先,这是一次私下的交易,很多人把古玩买了回去很少公开示人,这就减少了被看破的机会。其次,交易会即便出售赝品也是高仿,水平一般的人根本看不出来。打个比方来说。如果这个青铜盉使用古法陶范的方法,而没有加入石英砂,那么于飞也就不可能发现问题了。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很多收藏者很执拗,他们请鉴定专家给自己“掌掌眼”并不是让鉴定专家判定真伪,而只是想听鉴定专家附和的言论,如果鉴定专家说看不准,或者看假。他们非但不会相信,反而会不开心,认为鉴定专家的水平不行。所以鉴定专家在帮别人鉴定的时候一般都有些保留。不会把话说得太满。除非是关系到了。因此,虽然这样的交易会已经组织了多场,但是除了个别情况之外,还没有被人拆穿过。有了这个发现,在接下来的交易中,宋喜才和于飞都谨慎了很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